STEP UP 2 DANCE CONTEST TRAILER
Add to My Profile | More Videos
@影片引用MyspaceTv.com~STEP UP 2 DANCE CONTEST TRAILER
在特定的環境裡,這兩種身份清楚說明了彼此的關係,在各方面都要求相對嚴格。老師有權教導學生,但是否得當,標準又在哪裡,實在很頭大!學生要適應老師的脾氣與教學方式,老師也得小心應對,以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爭議,也讓原本單純的校園無端捲入風波。
學生受教是基本權利,但學校以外的環境就一個學生來說,負面的影響要大上許多,學生如何保有單純又正向的思考態度,都是考驗。學習意謂著避免不必要的過失,一旦學生有言行的偏差,老師就該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若只是拿著教鞭,卻毫無寬容與理解的能力,那跟機器有何不同?學生到學校讀書,知識只是一部份,並非全部。要知道學生隨時都在學習適應社會,也替未來預做準備;我們要的不是書呆子,而是懂得善用知識來面對自己的生活,有足夠的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學校非工廠。每個學生都困惑,不管那是什麼?身為老師,就必須俱備比父母更多的細心與耐心。對錯絕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何為是非──懲罰只會帶來更多的反效果。何不讓學生有機會瞭解在選擇背後所潛藏的各種風險;要學生上進,首先是瞭解學生求知的動機與目的,若不能充分運用於生活,那麼遇上與課業無關的問題,恐怕難以招架,甚或逃避或採極端手段處理,只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老師的責任至今仍擺脫不了社會大眾的期望,但也因為如此,擔身教職之沉重,絕非一般人所能勝任。說穿了,這是一份苦差事,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之一。沒有熱情,就沒有好老師。學生者眾,而優秀的老師更是少數!如何提升教學品質,先從與學生拉近距離做起;如果只以分數來替學生設計課程,那麼與補習班無異──學校是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學生理應在其中習得更多比知識更生活化的東西:像是如何自理生活上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培養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這看似簡單,可是有多少老師願意花心思去瞭解身為學生的苦與樂。
升學管道開放至今,已讓學生多到無法選擇。大多數都是在現實與經濟的考量下讀了自己不愛唸的科系,或者不知自己該往哪裡去,把學校當成拒絕成長的藉口;本末倒置的後果,可想而知──耗費龐大的社會資源,卻讓學生畢了業,苦無實現自我的機會,這何嘗不是國家的損失?
學生的心理教育,急待社會重視。就因社會變遷過快,很多學生已經無法再從老師口中得知需要的訊息,導致向外發展;由於年紀尚輕,又未成年,容易誤觸法網而不自知。愛的教育不是口號,也不是以評分的標準為依據,學生需要的是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老師整天扳著一張臉,嚴肅到讓學生不敢親近,如何信任老師?壓抑加上情緒低落,很容易鑄下大錯。
世界在變,老師也要學會變通,這樣才能與學生同步;其實在學校的老師才是受益的一群:就因瞭解學生的需要,才能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造福更多莘莘學子。至少別讓師生產生對立,減少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