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14, 2007

咖啡理論【戀愛講堂】



  管他是遠距離還是近距離;如果感情不能從習慣中提升品質,那麼再好喝的咖啡,也已經失了味道。很意外,有人會以「喝咖啡」比喻自己面對橫生變數的感情──因為愛情沒有那麼奢侈,也不必如此高調。有時候,雙方就是該給點時間釐清對愛情的態度是否產生偏見? 
  放心不下,只有一原因:害怕自己又要面對孤單這件事,比起誰離開了誰來得更叫人不安。愛情若不是被逼迫才談,那麼承擔一定的風險是必做的心理準備。感覺會騙人,但愛不會;真心愛一個人,恐怕要失去的不只是有一天會因對方的選擇而結束,更會因自己終於明白愛情是怎麼一回事時而另作決定。   
  有愛的地方,就有自由。愛情只是其一,並非全部。親身經歷或許只在兩個人中間打轉。轉久了,身心都會疲累;沒想過愛會令人窒息,這也讓自己有機會脫離當下的情境,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覺得,距離就像運動員畢生要征服的目標,永不休止。愈跑愈起勁,為了奪冠,會不顧一切提升自己的能力,好克服諸多體能與意志上的限制,但愛情不是一個人努力就能得到?!愛不能藏私,一旦有了這樣的念頭,你終必失去。 
  咖啡以往是有錢人的專利,現在卻變成時尚的一種代稱。沒有人喝咖啡是為了解渴;不過打發時間,大有人在。對於咖啡成癮的人,恐怕一天要喝上好幾杯, 也無所謂;就算喝多了,有害身心,還是不改其志。
  好心情配上一杯香濃的咖啡,彷彿置身天堂。
  有趣的是,咖啡店老闆不會因為沒有咖啡喝而愁眉不展,而是沒有客人上門光顧。明白咖啡的製作過程,大概就不再存有幻想了。喝下第一口咖啡之前,香氣四溢,只有在入口之後,才略感苦澀。愛情的另一端有什麼?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還是鏡花水月,只有當事者明白,與外人無干。    
  請記住,愛情不一定要有結果……相對的,能把愛分享給另一個人,那就是你最大的收獲。與其綁住一個人對你的承諾,不如讓對方有機會瞭解你對愛的態度。當愛碰上愛時,會有累積的特性,可是當愛碰上恨,怎麼都會相互排斥,白忙一場。   
  愛愈多的人,就愈富有──「分享」是這種人最明顯的特徵。至於喝不喝咖啡,直覺不一定準;偶而為之,倒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情趣。  
  理論尚待時間證明。
  喝咖啡有氣氛陪襯,自然相得益彰;不然,一點都不好喝! 
★影片引用自(jessica simpson)所唱歌曲名為『public af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