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你也跟我一樣一出生就被明顯的性別所註記,不會有性別認知的困難, 但相對於身繫男女兩種性別的人來說,這可是一輩子都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該書的書名就點出了主題;同樣也向你我提出一個極度震撼的問題:如果不是男的,又不是女的,那是什麼?說難聽點,會被列入「怪物」一族。事實上,由兩性主導的世界裡,還有另一群奇特的人種:他們帶著世人容易辨認的外觀, 努力求生,但內心的自我卻受限於體內,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當然不會有人喜歡故意與眾不同,只不過必須迎合現實做出讓步。
一個家族裡,出現了這樣的一個人:有著美麗的外在,內在卻是十足的陽剛。 刻意躲藏的結果,是讓本該突顯的問題往後延,直到最後,才得帶著真實的自己去面對一切。
不知怎地,這書讀到最後竟讓我覺得一絲哀愁。故事中的主人翁歷經自我定位與面對未知的恐懼交錯,雖得到家人的支持與保護,但對當事者而言,其衝擊更大。沒有人可以躲在自己預設好的殼中過一輩子;有些事總會被揭穿,並且是用極為殘忍的方式。
不像男,也不像女!?故事本身就是述說自己的特殊之處。其實,每個人都有一處是不被世界所認同的角色,也許性別角色,對你我都不成問題;可是有人卻要時時刻刻被迫做下選擇:當男人或當女人?以為可以兩性通吃,可是面對親密關係時的不安與緊張,恐怕是被說成怪物的人所難以抉擇的事吧,外人難以體會。
生死在家族的故事裡是個開端,同樣也是一個不得不的結束。本以為死亡可以沖淡對某些尖銳問題的記憶,甚至是逃城。沒想到,活下來的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無法與現實相抗衡,所以就如同跳離水面的魚,努力在乾地上垂死掙扎, 為的是想再回到水中。光是這重返之路的過程就足以叫人失去判斷;活著等同死去,沒感覺的軀殼,如何能在絕望中看見希望。
用身為人的方式活著,自由與尊重不是現代醫學所能取代的;也難怪,性別角色的歸屬被無故限制在已知的光譜之中,其餘未被發現的少數異類就只能偷偷的在卑微的小圈子裡,出賣自己,賺取尊嚴,像次等移民般,任命運擺布。
聰明人知道如何順迎時勢,那是比較安全的作法!?當發現自己時,那種極度否認又必須被原始靈魂驅使的自我又會哀嚎出聲的景況,豈不是生不如死。真要定義一生為何?性別只是故事中的一則;結尾之前的轉折,才是故事高潮的關鍵所在。不做別人眼中的自己何等重要,因為我們永遠也追不上旁人捉摸不定的眼光。若真能看見自己是誰,真相大白,而非苦思下一步如何偽裝自己。
男人和女人之外,上帝也給了另一種性別一個公開爭取正名的機會,歧視與傷害說明了這個世界還處在原始的狀態,所以更需要新血加入,好讓生命開出最美麗的花朵,生生不息。
★影片引用自(stereophonics立體音響樂團)所唱曲子名為『maybe tomorrow』
★該書封面引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