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會想閱讀史蒂芬.金的作品,是因為看了由他所寫的《魔女嘉麗》而搬上大螢幕的這部電影,覺得不讀他的文字就會錯過今生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我必須按照慣例說清楚,這本書滿厚達五百多頁,對於不喜歡浸淫在驚悚氣氛的讀者,勸你還是三思而後行,不然你一定晚上會睡不著覺,而且惡夢連連。
這位作家的成名之路,非常曲折,要不是他堅持寫下去,恐怕讀者也無緣見到這位大師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抱著對知名作家的期待,因而寫下讀後心得也算是一種回顧,不然我還真不找出除了閱讀以外還能用什麼方式與作家之間有更直接的交流。
邪惡讓小說充滿挑逗,在字裡行間你不覺得跟想像共處會有多尷尬,相反的它就在我們現實生活裡不斷發生;只要你一不留神,惡魔就會從你曾經遺忘的事物中再生,就像垃圾回收後再次從工廠製成產品,出售在你可能需要的日用品中, 那樣無害,其實有害你也不見得知道。
有趣的是,讀他的文字雖是透過譯者(劉韋廷),但依然能感受作家用心寫作的痕跡──那種欲罷不能,又不想一次就讀完的擔憂全寫在臉上;跳脫語言的隔閤,小說把我與世界隔開,完全進到作者製造出的氣氛當中。像是被邪惡挾持般,有種快要窒息的感受,如同坐上雲宵飛車那樣步步驚魂。
不同風格的文字真的可以幫助像我這樣也喜愛創作的寫手從盲目的寫作中暫時抽離,也讓我有不一樣的寫作方向,可供選擇。
書中最經典的敘述場景,大概就是被成千上萬的麻雀所包圍的恐怖。作者將牠們視為「死亡使者」:專門把該死的東西再帶回黑暗。以前讀過「數大便是『美』」的文章,不過在這裡卻行不通──你絕對無法想像被像烏雲籠罩的飛禽,用鳥喙啄食你身上每一塊肉的情景,那有多可怕就有多可怕!
將不合常理的事物擺放在一塊會發生什麼事?那就是恐懼的根源。明明就不可能會發生,偏偏這麼真實,你不愛上史蒂芬.金,才怪。「黑暗之半」這書名, 一開始真的不怎麼討喜,不過我在逐頁拜讀之後,愈來愈覺得這翻譯得恰到好處!就因人人都有二分之一的惡魔因子潛伏在心靈某個角落,你不曉得它何時會跑出來脅迫你做不該做的事,不單是指個人,也許它也會變成跟你長相一模一樣的人,然後用你的身份做壞事,禍端就從兩個相像的人開始說起……。
大概是我自己平常工作壓力過大,才需要藉由這樣的小說來神遊太虛一下, 嘗試受驚嚇的感覺也不賴。
夢,如果有邪惡的成份,那我想做夢只是為了要將邪惡的本質重整,好讓它不能繼續為惡,警惕世人別那麼相信它。就當是小丑戲耍,餘興節目看過就算了。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值得我們存記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想、去追。
★圖片引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6378
★影片引用自(Carrie Underwood凱莉安德伍)所唱曲子名為『Before He Ch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