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6, 2007

搶救地球【創意/原來】



  地球大氣層破了個大洞是事實、全球暖化造成極地生態受到空前浩劫也是事實;而製造污染的原兇──人類,該認真看待有生物因此滅絕的危機;只要有動物死去,有一天人類也得面對相同命運!

  身在台灣,好像感受不到這樣的影響;其實是有的。比方說,冬季愈來愈熱, 夏季的高溫一年比一年高,颱風天居然會無水可用……看看世界正在發生何事?!即早重視,對人類就愈有益處,太多的物質欲望讓人不斷向地球壓搾,污染就愈多。  

  報上有位紐約自由撰稿作家柯林‧畢芬<http://noimpactman.typepad.com/blog/>著手進行,名為「不衝擊環境」生活實驗計畫,為期一年,已從2006年十一月執行至今。

  計畫內容大致分為:食衣住行四大部份。
食的部份~
  不吃包裝過的食品。言下之意,泛指經過加工過的食品皆不購買,只選擇當季的蔬果,而且有機的食材。在台灣有機食物,價格明顯較貴,一般人可能較無意願選購;但若能減少其他不必要的開支,或許在解決三餐之際,以健康和環境為導向還是較為有利,負擔應不會太過沉重,畢竟地球只有一個。 

衣的部份~
  不再添購新衣,但內衣褲襪等日常消耗品,則不受此限。等於是說鼓勵大家穿「二手衣」,減少上街購物的機會,垃圾也能減量,降低地球資源的浪費。
  台灣的百貨公司是一家家的開,要如何制止消費者不在拍賣出清大減價的時候,忍住不買,實在有點困難。不如政府多多獎勵廠商多以環保材質打造產品形象,說不定也能讓產品更有競爭力,商機無限。替創意產業催生或幫助企業轉型都是不錯的點子,這需要政府全力配合才有用。

住的部份~
  減少用紙量;舉凡是紙類相關產品都該減量使用,讓地球的保持綠化。電力也改採人力發電,多多使用省電產品和蠟燭。

行的部份~
  出門的代步工具:步行或腳踏車,減少搭乘其他車輛,使污染減少。

  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能盡點力也是應該的。像我出門都自備購物袋,儘量在結帳時不再多買包裝袋。習慣成自然,生活品質依然可以兼顧,就看自己選擇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多替環境著想,獲利的還是身在其中的你我。 
★影片引用自『Within Temptation致命誘惑樂團 - Mother Earth大地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