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蘇.蒙克.奇德(Sue Monk Kidd)
頁數:384頁
出版:新苗
參考與書封面引用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9690
影片引用:Celine Dion - If Thats What It Takes
這是一本會讓我不想一次就讀完的小說。當然故事原創性極高,同時也是部文學經典,怪不得會得獎!據作者受訪時說,創作這部小說就花了她三年的時間, 果然是慢工出細活──用心寫出來的東西,彷彿有生命的律動,從文字中呼之欲出,往下讀都有不一樣的全新感受。
生命如果像猜謎,那我會選擇不猜,因為不一定是對的,得失心也會因而失當;我不願失去努力生活的機會,而白白把時間浪費在你不一定有十足把握的事物上。一個自小就失去母愛的女孩,為要找尋填補生命中的空白,她不惜代價也要離家;面對不時會賞巴掌的父親,等同活在家暴的陰影之下,那種想要依賴以及對安全感的缺乏一再激發她內在的本能:展開一段不可知的旅程,安身立命之所,何等重大的決定。
親情的喪失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比毀滅還要來得更可怕的災難,更何況是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女──她如何能逃脫命運的愚弄,重新出發?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甚至覺得不該活在這世間,那麼這本書你更該找來看看,就算對於文學作品已存有偏見;你大可放心,譯者的功力極深厚,以中文的角度閱讀也不失原味,值得一讀再讀。悲劇的詮釋,你瞭解多少?在書裡你可以盡情馳騁在同情與悲憫之間,但切莫忘懷書中角色的每一位有可能是我們生活中的某個縮影;性別與膚色都不該遭人唾棄,甚至是歧視。
生命的重擔可能在你肩上略顯沉重,可在經歷過後,會使你變得更加強壯, 足以抵禦風雨。相較之下,蜜蜂的世界裡,牠們是忙碌的一群,也是忠誠的軍隊。 為了家園可以不惜犧牲己命,在採蜜的使命下,努力讓生命釀出甜味;弱小不是逃避的藉口,一點都不是,卻也顯出牠們為了生存所付出的心血,可以豐富這苦澀又冷酷的世界。
少女、蜂群以及信仰,在書中相互交錯,形成一張綿密的網:有迂迴,也有細膩之處──在漏網的鏡頭之外,你彷彿能在見到那少女的一顆心是如何在尋求自我存在價值的忐忑間,忽上忽下,長有一對快速躍動的薄翅,不停搜尋目標與方向。愛在需要的人身上,能借力使力;小看它的力量,你只會失去更多愛的機會!
對於喜歡創作的朋友,更不容錯過!因為你可以從中汲取意想不到的東西,作者最書末幾頁也有詳實的交代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可作為自己寫作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