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23, 2007
棄子與兒子的差別【信仰】
挪亞生了三個兒子,就是閃、含、雅弗。<創世記第六章第十節>
人因婚姻而有了子女,無可厚非;但子女的一生是否是在神的祝福之下出生, 關係可大了。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第一百二十七篇第三節>
一個新生命的出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升格為父母,自然考慮的事情變多了,也更加敏感,為的是要給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和照料;除此之外,神對於「生命」又有何看法?祂親手造人前,先為人預備好適合生長的環境,不讓人有所缺乏,這是祂愛人的方式。同樣的,在神的祝福中:產業與賞賜皆來自於祂的恩惠, 有人不懂得經營使產業倍增,又或任意輕忽賞賜──如何使兒女的生命更有盼望?很多父母都忘了一點:誰才是生命的主宰?不經意的把自己過去的一些不討神心意的想法,全灌輸在子女身上;如果在大人身上,看不見神的祝福,如何傳承給下一代?他們可能按其遺傳,繼續過著同樣的生活,也必在同樣的選擇上面臨相同的困境。
挪亞的後代記在下面。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 神同行。<創世記第六章第九節>
挪亞知道神,也不得罪神。他行事完全:在人的標準看來他肯定是個信仰的瘋子──凡事必求問神,也以「真理」作為行事說話的準則。與神關係密切的挪亞,與神相處時一點困難也沒有,憑藉著信心。這樣的人,在當時一定倍受爭議, 他不以世界為樂,反其道而行,他教養三個兒子,又有何特殊之處?
我說那承受產業的,雖然是全業的主人,但為孩童的時候卻與奴僕毫無分別,乃在師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他父親預定的時候來到。<加拉太書第四章第一至二節>
挪亞一定不曉得自己會有三個兒子,在此之前他雖明白與神同行必然承受應許、永享福樂;不過這中間他也必定經過一段等待的時期,這過程他的信心也日漸增長,透過仰望與相信,神的應許絲毫沒有折扣。
神為每個相信祂的人都「預定了時候」,這個時候需要用信心領受;在時機尚未成熟之前,人所能做的就是繼續等候。
三個兒子對挪亞而言,不單是成為「父親」而已,更是他生命進展到了下一個階段的開端。
那麼挪亞如此盡心竭力尋求主,他的言行必定跟神很相似;如同他的三個兒子和父親的長相與性格,一定有幾分神似。
人是用何種方法來認定彼此的父子關係?
DNA這名詞,你一定不陌生!根據科學的驗證,可以證明血緣關係是否屬實。
你們既為兒子, 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是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第四章第六節>
神跟挪亞又是如何驗證彼此的關係?在聖經中,挪亞被稱為「完全人」什麼叫做「完全」?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第十三章第八節>
愛就是完全──沒有愛,完全就不算完全;而神就是愛,挪亞必然做到了這一點,所以神因而大大地賜福予他。
挪亞是靠著什麼樣的秘訣?
然而,我們到了甚麼地步,就當照著甚麼地步行。<腓立比書第三章第十六節>
挪亞按步就班,不投機取巧;當人愛神,神又怎會不愛這樣的人?愛是講求方法的;但愛神是愛的第一步,也是基礎;若有人說他有愛,卻從不愛神,這愛毫無說服力!
是自己所生的兒子,絕不會認錯父親。挪亞認神為夫,他隨時都知道如何以兒子之身份來面對神;他之所有三個兒子,也不奇怪──他知道神讓他從為父為子的角色中,得著了智慧,更瞭解如何養育三子。
在我們與神的關係中,是否經常仵逆神、讓神憂心不已?如果關係不能修復, 這愛的成分有多少?可想而知。我們無法對陌生的神稱父,既是如此,我們的信仰的根基就出現問題。而人也會像孤兒,四處為家,心裡難免困惑了。
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約翰一書第四章第十八節>
@影片引用:Ronan Keating ft. Yusuf Islam (Cat Stevens)-Father And 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