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23, 2007
和孩子一起夢想【親子】
經常會想起小時候我父母對我切身的各種影響,不見得父母要受多高深的學問──只要方法用得對,孩子一樣能在自己的天賦中,找到夢想起飛的翅膀。我自己認為教育只是幫助孩子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天分,並且提早到達適合發展的位置上;成敗的關鍵還是取決於父母的鼓勵以及子女心中對自我的認知有多少而定。
不學習的父母,是無法讓學習停滯的子女找到熱情。現代的家庭中,父母都在工作,很難抽空幫助孩子理解成長與學習;通常只會要求看結果。這樣的態度,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很無趣的事,更別提讓孩子樂在學習。一旦讓孩子對父母的注意力轉離,那麼其他無益的娛樂將會主導孩子未來的發展,像看電視成為一種依賴;父母不在時,孩子更常親近電視機──如果電視節目缺乏品質,孩子將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時想再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可就難上加難!
常會發現孩子喜歡問問題,而問的對象多半以父母居多。看看大人們是如何回應?總是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而且答非所問;如此一來,孩子不再提問,你說,孩子要如何從問題中發掘智慧呢?
每個孩子的個性皆不同,也很獨特;但有共通點:那就是活潑好動。讓孩子有機會伸展四肢,做些有益健康的運動,可以幫助孩子更健康,人格也能更健全。就算父母忙到沒時間陪孩子,至少一個禮拜中應該抽出幾個小時陪陪孩子一起運動,距離就能拉近不少,孩子也會更信任父母!
學習的路上難免有障礙,跨越的過程,都有一定困難度,也考驗孩子學習的信心。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斥責,而是鼓勵;從最小的事到最大的事──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接納,這點是很多父母忽略的。要知道孩子若不能在每件事上都得到相對的讚美,他們會失去很多比學習來得更重要的經驗。開始逃避或者產生更多的後遺症──父母試圖參與孩子,讓他們在學習時更沉穩,也願意面對問題,這才是學習的最終的目的。
@影片引用YouTube~ Missing Children: Help find Maddy and 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