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07, 2007
走向你,走向我【讀經有感】
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書第二章第十三節>
我們常說神對人的愛至深、深不可測,那麼祂究竟是如何愛人?出於愛而管教,你說這樣的愛是不是更具力量?我覺得是!(即便人看不管,也不願意被這樣子的神愛,但那是祂愛人的方式──)
神會點出我們心中未認之罪,不是為要羞辱我們,讓我們難堪,而是出於真誠,祂也不說白色謊言。
不瞭解我們的神,會隨便亂開支票來討好我們更相信祂──祂不是這樣的一位神──知道我的脆弱與無助,祂的愛有時就像打醒一個醉酒之人那樣。
這事臨到你身上,不是你自招的嗎?不是因耶和華─你 神引你行路的時候,你離棄他嗎?<耶利米書第二章第十七節>
人何等聰明,怎會自招罪惡,而不自知呢?甚至還因此觸怒了神。
神當然會生氣,祂也權這麼做,就像人不也經常不爽,對每件事都看不慣(人躲避神,不做祂所喜悅的事,原因不外乎「懷疑神的信實」)要神把我們看做「成熟的人」來看待,我們需要的不是溺愛,而是告訴我們何者為是,何者為非?
因為你不是喜悅惡事的 神,惡人不能與你同居。<詩篇第五篇第四節>
人之所行在惡事上執著,無非是想滿足一己之私,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經常習慣靠著自己的意念行事,人不再求問神時,信心也宣告瓦解──因為心中再也容不下神,全被自己所充滿。
神不會因為人做錯了事,而置若罔聞,祂肯定要一再提醒我們。
提醒和打罵不同──你覺得身心受創嗎?你覺得日子難熬嗎?祂有的是方法;但不是以傷害我們為目的,祂沒那麼變態;如果硬要把神想像成一位虐待成性的神,那你可能是電影看太多了。(喝醉時,什麼事都會被放大)
彎曲的心思,我必遠離;一切的惡人(或譯:惡事),我不認識。<詩篇第一百零一篇第四節>
心不求自潔,會如何?當然是自己要承擔這後果。
決定一個人言行的關鍵在於心思!
簡單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駕駛座,你想怎麼駕駛,都可以;不過不要做蠢事。比方說:別把你的人生往陰溝裡駛,那會很慘的(不遵行交通規則,別說會出意外,就連掌握自己的人生的資格都會被取消,就跟吊銷駕照差不多意思)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馬書第一章第二十一節>
知道神,便要竭力追求!(盡心/盡力/盡性/盡意愛祂)為榮耀祂的而活。這說來目標崇高,似乎有些艱難;其實不會的──從生活的小地方做起,這一點都不難。當人學習脫離卑賤之事,我們的心思也會跟著做出合乎神心意的決定。
活光中,凡事我們都能一清二楚;只有活在黑暗中的人會發覺,什麼都開始看不清,也想不透了。
小學生都知道當個乖孩子或許是為了獎賞,可是那能使自己倍受肯定,有何不可?當個壞孩子,神也依然愛(祂不會只把人「二分法」:不是好,就是壞──祂看人的內心,記得嗎?)
好與壞的標準都太偏激;祂只是想用一種你能了解的方式來愛你。如果你感受不到,那就問問自己,到底花了多少時間親近神?人無法對「陌生的神」產生連結──時間擺上了──神親自向你彰顯祂的旨意,包括祂對你愛,超過你的親朋好友,甚至是你自己哦。
到底哪些事是在神看來極為惡的事呢?
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 神, 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譯:陰毒);滿心是嫉妒、凶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 神的(或譯:被 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 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羅馬書第一章第二十八至三十一節>
當有神以外的事物開始吸引人的注意,那便會製造出「偶像」來,人對此迷戀不已,也就不再以神為樂,這樣的心思,怎能不行惡?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祂難道需要靠人被造嗎?人是祂所造,人理當拜祂,愛祂。
什麼樣的人最值得神來愛?
需要祂的人,祂都愛!管你過去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第三十四篇第十八節>
當人活在痛苦中、自生懊悔,神愛人之心,人才能有所體會。
不再自高自大,瞭解神的愛,就不再是難事。
我不禁要想:人何時會如此卑微自己,存心向神?
神不會對你落井下石,祂要的是你親口對祂說:「你需要祂的愛」那麼祂會在最快的時間趕到,給你滿滿的愛。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第四章第十二節>
我們活著,為何需要被救?到底是什麼的苦難,會把我們逼上絕路?
事實要理解不難,難就難在我們掩耳不聽。
情緒或許很好用,但後遺症也多。你看過酒醉之人隔天醒來的鬼樣子,頭重腳輕,你所能想到的奇怪幻覺,都在你腦中飛旋,不然就是無法下床。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第三章第九節>
「悔改」聽起來覺得刺耳嗎?如果這是你第一個反應,那麼這罪就在你心裡, 只是不自知。
罪不是影子,也不是人想像出來的怪物──它確實存在,會左右人的言行; 信神之人,會把真理當成一回事,成為生活的重心;偏離真理,只會把自己往黑暗裡推,你說,處在那樣的環境中,你能看見什麼?(除了黑,還是黑)
因為他們不信服 神,不倚賴他的救恩。<詩篇第七十八篇第二十二節>
不信神的能力,如何得幫助?不仰望祂的名,如何能得脫離惡事?
不信之人,耶穌曾經這麼說過:
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二十六節>
事情就這麼簡單,無須解釋了。
把人比喻成羊,或許有些奇怪,但意思是相同的;如果你覺得耶穌基督是神的愛子,特地為了愛你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又復活,很遙遠的話,那麼把耶穌想成牧羊人,這再簡單不過了。牧羊人找迷失的羊,天經地義,祂愛你也是如此。走失的羊,除了被吞吃、挨餓受凍之外,還能怎樣?可想而知,牧羊人有多焦急!
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 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 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彼得前書第四章第十七節>
@影片引用YouTube~ Mercy Me - I can Only Ima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