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28, 2007
在禱告裡出發【讀經有感】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耶利米書第二十九章第十一至十二節>
沒有一件事不需要神的指引才能解疑,然而人經常性地誤解神的話,自以為身後發生的事都跟咒詛有關;其實神愛人──從不帶著偏見。儘管人常會妄自揣測,把事情複雜化,不然就是過份的簡化,以致於不能從事件中去瞭解神的美意, 這就很容易落入百般的試探中而不自知。
神是怎樣的神,我們真能測透嗎?
神行事有高大的能力;教訓人的有誰像他呢?<約伯記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二節>
怨天尤人是人的習慣,神卻要賜福予人,這中間是人對神的期待有差距抑或神對人的愛從未改變?
人心中無平安,如何說神的好?
而平白無故的意外,又從何而來?
末後與先前不是分開的兩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末後的指望」呼應「先前我們可否願意向神求告,請求祂的幫助」──在祂所賜的,都是「最好的」,而非次好的。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第五章第七節>
等待美好之事發生,不是枯等,而是「持續的禱告」(「先前如何」到「末後如何」,這中間禱告就能看出人信心的增長多少)不到最後一秒,絕不放棄,這等信心需要禱告來操練。
為什麼神不馬上答應我們所求?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第四章第二十至二十四節>
認識神,不在於我們是否天天都能亨通,而是在每次苦難與困境中學會仰望, 並且在仰望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的將自己的所有交託給神;不再用世俗的眼光, 自行批判這信心的價值。
苦難不能憑空消失,因為那藏著神滿滿的豐盛──憑肉眼觀看事物,理解自是有限;憑信心卻不是這樣。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第十節>
抬頭仰望神,豈不是因為深切明白這需要的強烈?為何要懷疑?為何要心裡抗拒?
信心的種籽需要天降甘露才能生長。
「交託」就是把信心放在「好土」裡──我們的生命是一畝良田或荒蕪,全在一念之間。
那落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並且忍耐著結實。<路加福音第八章第十五節>
@影片引用YouTube~Hos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