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St. Elmo's Fire
@影片引用YouTube~St. Elmo's Fire (Man in Motion)
@電影海報引用~www.impawards.com/1985/st_elmos_fire.html
哇!這部電影真的年代好久遠,不過在我看完之後,仍是部相當發人深省的電影。「畢業不一定代表失業」而是面對另一人生的課題:那裡不會有人再替你打分數,更不會有人因得了甲,就能平步青雲──凡事有得就有失,就看你如何選擇。
四男三女的同窗情誼,在畢業後各自開始找尋自己人生的方向。工作是每個畢業生都嚮往的美好藍圖,問題是有工作不一定快樂,而且有工作不一定就能找到目標;有人盲目過一輩子,也有人為三餐打拼,卻失去了面對自我的勇氣。工作不應使人停止思考,現實裡的人們多少都帶著無知與疑問,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與成長。
畢業之後,人生都顯扭曲──挫敗時你會找誰商量?每個年輕人都迫不及待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以為這樣做就能證明自己!?事實上,沒有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出外靠朋友多少也能贏得一些同情票,再重新出發。電影裡的七個角色都在各自的問題裡找解答,偏偏沒有一個人可以很確定的告訴別人:「我的選擇是最好的」換句話說,隨時懂得調適步伐,在現實的殘酷考驗下不失去自我,勇氣才是最佳的利器。
電影雖過時了,但話題卻未退流行──在就業與失業間,畢業不是萬靈丹; 愛情也常在七人中間輪流上演。你想要什麼,就該努力去追;追的時候也別忘了帶著友情上路,就算失敗了,也能很快復原。復古的東西在時間底下,像無痕貼布,在同一個地方依然會留下肉眼看不見的痕跡,心裡最知道。
雖然對世界敞開心胸,試著拉近現實與夢想的距離,受傷的心靈還是人最不願面對的真相:七種人,七種選擇,你要哪一種?可惜,這部電影只是簡單帶過, 並沒有深入畢業後新鮮人必須嚴苛面對的生活命題,就真的跟電影一樣,娛樂效果佳,寫實部份就差強人意。看得出導演刻意避開某些東西,技巧純熟沒得挑剔。(也是遺珠)
要角中有幾位至今還活躍於電影圈,看得出來世代交替後這圈子裡競爭有多激烈,光靠外貌實在不是長久之計,還得有個性才行。學校能教出什麼樣的人材? 不是明星,也不是名氣,而是學生自我探尋的能力是否能隨著年紀增長?畢了業, 才是學習的開始!可惜很多人都在踏出校門後就停止了學習,無怪乎愈顯老態, 做事也起不勁,光是繞著金錢打轉,雙眼無神,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那真的就無藥可救了。
「七」不是幸運的數字。世界裡曾經有一批奮勇向前的鬥士,哪怕歷經風霜, 仍未脫稚氣,保持以往的活力──世界在變,人心未變的是那份真誠。學生是身份,也是一種求知的表徵:自己就是最佳的導師,給自己什麼樣的機會,學習能持續抑或中斷,全由自己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