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17, 2007

溫柔,是最佳防衛【交換日記】





@影片引用YouTbue~Katharine McPhee Love Story Music Video Preview
@照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asam/432194779/

  這在我媽身上是最不可思議的改變,只有在她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就會產生異變,我稱之為「老娘發火」一點也不為過。才幾天前發生過的事;至今仍餘波盪漾。從我媽嫁給我爸以來,她負責料理家務兼工作,心裡不知承受多大壓力與委屈,可是她都是抱著逆來順受的態度面對,為了完成身為偉大母親的天職,她選擇受苦,凡事不與老爸計較。

  到我成年以後,她大概知道母親終有一天會光容退休,不再被需要的恐懼感讓她有點不能適應,像是女兒們的出嫁,還有我終有一天會成為一家之主,她變得一無是處,然後整天跟老讓她生氣的老爸乾瞪眼過日子。近年,她有意無意的釋放她對家人的不滿,她認為的原兇就是老爸──老爸什麼都沒變,是多了鮪魚肚、頭髮斑白、更固執,還有愈來愈挑剔老媽的不是,動不動就對老媽施予斥責, 一副老大自居的模樣。老媽不喜歡被人過度操控,一句「謝謝」都不會說的男人, 老媽可不會輕意放過(據我觀察,老爸那張嘴很可怕,罵到你很想逃,就是這樣)可想而知,當年老爸是如何追到老媽的,應該輕而易舉。

  看兩個老人家對罵,我這個兒子很難為,但也從中學習到不少有用的方式, 比方說:隔岸觀火──等吵完了,再行介入,替彼此都說好話;充當情緒垃圾筒──將一堆看似亂無章法的過程細心分析給老人家聽,他們聽出有理,自然會消氣,不再計較。要是這兩招都沒用,我只好咬緊牙關,假裝什麼也沒發生,直到有一方受不了找我訴苦。可是後來才發現,我也受傷了,我真的是受夠了。一個簡單的家庭,居然可以為彼此的情緒背上那麼多的負面評價。關愛都跑到哪兒去了?不肯原諒的後果,只會把自己逼到死角,更不快樂呀!

  我選擇避開兩老情緒尖銳的時刻在場,默默地為他們彼此多年的夫妻關係禱告。是什麼事讓我爸媽彼此嫌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為沒有了愛。受傷太深,以致於處處保護自己,可是卻也出口傷了身邊最親密的家人,何苦來哉?扣掉彼此工作的時間以外,晚餐時間我們是一家人一塊共度;可是就連看得電視節目都不同,有幾口人就有幾種選擇──頻道不同──對話的窗口也大異其趣。為何不能選擇接納與包容,而是互看不順眼,然後來個批鬥大會,好似這麼說才能顯出自己比較高尚、在行,有必要嗎?

  原來,我們缺少那麼一丁點的個人空間與自由:太少時間溝通,瞭解就更少了。無怪乎一有不慎就會大動肝火,對身心都有不良的影響。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給予必要的空間與自由。像老媽愛看韓劇,就讓她看個夠,不在那個她需要專心的時候,拿任何事干擾她──當她滿足了──才有餘力去兼顧其他事,甚至同理心去瞭解旁人的需要,不再那麼針鋒相對,反脣相譏;老爸喜歡出外踏青,在家閒不住,就讓他保有自己的喜好,在他充分享受美好的假日時光,才能靜下心來,聽聽子女對他健康狀況的忠告,不做超出自己體力所能負荷的戶外活動。老夫老妻說來容易,要共處還真需要毅力,光靠愛情是養不活這段長年的關係的。


  家庭氣氛要和睦,需要不只愛,還必須以愛為盾,擋掉不必要的攻擊;知道是無心之過,就該寬容以待──有誰會對幸福家庭投以因嫉生恨的目光,恐怕只有不懂得家庭美好價值存在的人吧。他們的眼光短淺,從未嘗過與家同心的感受, 還有活在基督徒家庭中有何等大的奇事正在發生著:關於愛的故事,使我更深體會沒有從耶穌而來的愛,真的很難發出善來,去親近傷你最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