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05, 2007

耶穌超酷!【讀經有感】



@影片引用YouTube~Best Day Of My Life

  園主說:『我怎麼辦呢?我要打發我的愛子去,或者他們尊敬他。』<路加福音第二十章第十三節>
  耶穌用「比喻」教導眾人,無非是希望人人都能得救,不必用艱澀的言語或設下門檻,人人都能明白。 
  就連耶穌都用盡心思,傳講福音,聽不懂的人還是有許多。 
  如果連上帝都傷透腦筋,還是無法讓人心回轉,那麼耶穌當如何行才能不負所託?福音在人心裡可以是得救,也可以是滅亡。
  「敬神之意」不在人心裡,就算知識淵博又如何,不過是自抬身價。
  耶穌面對群眾,不慌不忙,從容應對──祂的心理全然以天父為念: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希伯來書第六章第十九節>
  耶穌用禱告持定祂三年多的傳道生涯,不是沒有問題,不是沒有困難;不過祂都能勝過,這關鍵何在?
  若心意不能更新而變化,耶穌要如何想出這麼多比喻來教導?即便有人不聽勸,祂依然信心滿滿。

  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並且以起誓為實據,了結各樣的爭論。照樣, 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希伯來書第六章第十六至十七節>
  我回想起耶穌在約旦河由施洗約翰為祂進行施洗的對話:

  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三節>
  耶穌前來受洗,是為何故?施洗約翰不會不知道耶穌的身份,從施洗約翰的回應中可以得知他心裡有著莫大的驚訝與不解。

  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裏來嗎?」<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四節>
  耶穌是上帝之子,祂從未犯過罪,何須受洗?
  就連魔鬼在曠野試探耶穌都未得逞──祂全然無玷污,全然的聖潔。

  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譯:禮)。」於是約翰許了他。」<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五節> 
  若是出自於天父之命,耶穌沒有不遵行之理。換句話說:這要求出於順服,這樣的初衷未改,表明耶穌無權違背父命──兒子盡兒子的本份,理所當然。
  耶穌為上帝所愛,這愛起於耶穌的順服。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 神的。凡掌權的都是 神所命的。<羅馬書第十三章第一節>
  耶穌的權柄出於順服:祂能替人醫病、趕鬼,並靠著智慧講說天國的福音,聽聞者無不驚奇!
  身於這世代,耶穌已坐在全能者寶座的右邊,基督徒是否學會順服,關係著生命可有見證去影響旁人的觀感,帶出神的榮耀。
  為什麼那些受高等教育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不能參透這一點?一天到晚拿著信仰當幌子繼續欺哄信眾,始終未見有人因信而滿足,反而因耶穌的出現,發現原來需要福音者眾。
  福音的種子因耶穌的死與復活,才生發果效。

  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三十五節>  
  問對問題,很重要!常常有人在問:「耶穌的死,如何復活?」
  那關鍵的三天裡,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痛苦的無法自拔──祂仍選擇順服。

  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馬可福音第十五章第三十四節>  
  神的離棄早有預言,耶穌不是不知道;祂深深明白若不經過死,神的旨意無法被成全──祂像是一個器皿,甘心為神所用。在眾人前有人愛祂,也有人吐口水在祂身上,祂背負的十字架,至終在三天之後,完成了神救贖的計畫,讓人人可靠著耶穌基督之名而得救。
  當我們不知道神的旨意時,似乎以為神不要我們了?放棄我們了?其實不然。

  論到死人復活, 神在經上向你們所說的,你們沒有念過嗎?他說:『我是亞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神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一至三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