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04, 2007
與IQ無關【讀經有感】
@影片引用YouTube~Joseph Arthur In the sun
耶穌天天在殿裏教訓人。祭司長和文士與百姓的尊長都想要殺他,<路加福音第十九章第四十七節>
明目張膽的殺人意圖就在耶穌行經的每一處發生!為什麼那些人要與耶穌作對又或者耶穌為什麼處處激怒他們?
同樣傳神的福音,卻是引起爭端──你以為這中間是有人誤傳了神的話抑或神的話該以另一種方式被傳講,信眾才能深刻體會這福音隱藏的極大奧秘。
耶穌不是閒人,也不會笨到拿自己的性命去開玩笑。就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些欲殺耶穌滅口的人們,都在社會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他們手中握有實權,為什麼一聽見耶穌所說的話,甚至想要以極其的手段,阻止祂繼續傳福音?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馬太福音第十章第三十四節>
真正的和平,是必須付代價的──耶穌不是不知道身為「上帝之子」的使命, 為死也要走這麼一遭。這死是神的計劃,祂卻無所懼怕;在各地方傳講神的話,也用神的話行神蹟,要叫這些心中充滿罪的人知道神的權柄並非只是教訓人,也滿足人的一切需要。
耶穌好幾次用「比喻」,可是真正領受又聽懂且遵行的信眾,寥寥可數,這也說明了真正得救的人,需要的不是滿腦的邏輯與高深的學問;而是心裡明白。
有人的心剛硬,不信耶穌正是上帝差來的救贖!即便耶穌在眾人面前行了神蹟、行醫治──「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耶穌又何必再浪費口舌為這些不信的人再多說什麼;極為諷刺的是,往往得救的人,知識水平都不高,可是卻能因信而得救,而且是自認為有罪──他們都願意敞開心胸,面對自己的軟弱。當人拒絕承認某些事時,並不表示,這些人就高人一等。
凡是聽見耶穌,反應激烈,其實也讓心裡的意念清楚呈現:若不是耶穌說話有能力,說中了什麼,這些人何須動怒,甚至起了釘耶穌於十字架的念頭?他們恨意無法轉消,也相對反應他們內心需要救贖,藉由釘死耶穌來洗滌心中一切的污穢;耶穌並不向這些人挑釁,只是祂非常明白人性需要對付的,是這些人無法瞭解的。這樣一來,上帝便能順理成章藉由耶穌甘心赴死與復活來讓人性的污點得以潔淨,只要接受耶穌為神的愛子,並愛祂到底,祂也必拯救到底,成全福音最終的工作。
耶和華─你 神必將你心裏和你後裔心裏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 神,使你可以存活。<申命記第三十章第六節>
污穢是什麼?罪又是什麼?兩者相通之處在於拒絕神旨。
愛神:是一種行動,也是信心的宣告。讓生命的主權由他處轉向神;這神在耶穌在十字架上時,讓人類不必抵命來換取救贖,便能白白得生。
我的生命尚在我裏面; 神所賜呼吸之氣仍在我的鼻孔內。<約伯記第二十七章第三節>
生命一點都不難瞭解;人之所以活著是靠著自己的本事?
生命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般強壯,有時卻脆弱得禁不住死的撞擊,隨即消逝。
再不多時,我們都要面對死亡,沒有人不怕死;但若知道死後有地方可去,不是輪迴,而是一處為我們預備住所,你想那樣的神是何等值得人引頸期盼!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 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那裏。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有古卷: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一至四節>
耶穌相信的人唯一的選擇;同樣的選擇權在於個人。
殺死耶穌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祂注定要為人捨命,成為眾人的贖價。
拒絕福音:是選擇,就必承當這選擇的結果。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