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16, 2007

2007綁架【香港電影評】




英文片名~ Kidnap
@影片引用YouTbue~綁架預告片
@電影海報引用與參考網址~http://hk.movies.yahoo.com/070520/28/27v6y.html
~58.214.244.202/index/listquyu.asp?id=2
  光看片名,就再度把我對香港電影的期待再次給挑起,我喜歡接受挑戰,想來這部電影就很對我的味!角色的多變讓每個角色都有表現的機會,我想,得要好好看。綁匪跟警方之間的追逐遊戲,讓劇情顯出更多可能性!貪圖龐大的贖金或許是綁匪最大的意圖,但也不盡然。 

  在社會的角落裡每天都必須供出受害者獻給罪惡,以鮮血洗滌。金錢是遊戲,也是最後一道防線。罪的歷史在許多事件裡,經常叫人失迷;犯罪心理卻一再寄生在每個需要靠暗夜行事的人身上。在小而美的香港電影裡,警匪與受綁者的心理轉折,才能找到抵抗罪的引誘,獲至平安。在沒有天使的人間,似曾相識的記憶輪流播放,加深印象只是表面,真正的是讓扭曲心理深處產生異變。詭局讓片中的氛圍層層加劇,再無轉圜餘地,也像在寫書法,每一筆都是學問。博大精深。

  警察是社會正義的執行者。如何真讓受害者家屬找回平靜的生活,重新開始,就必須從面對現實開始;過多的情緒宣洩難以拔除面對恐懼時心理反應,多餘的力量才能省下,使出全力演出;在舞台下,生活就是一齣戲,也是寫不完的劇本。處處都是靈感,一個絕對的殺手就從掩藏人性的根部──斧底抽薪,哪裡能夠完全?若不藉著環境,很難叫人破除罪的迷思。

  犯罪,沒有人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與死神交易,下場再清楚不過。當局者迷,罪操控人偶的秘訣,就在人的心理。好人的角色,活在理想中,那壞人的角色,活在自縛的恐懼裡,也樂於把恐懼傳給他人,跟病毒相似。把鏡頭轉向受被綁者,他們往往過於單純,也無能力自保,自然成為價高者得的獎勵;說來殘酷,但也讓人七上八下,如熱鍋上的螞蟻。

  撕票是歹徒擄人勒贖不成,反倒殺人滅口。

  事情如果那麼簡單,又何必大費周章,以性命要脅,不過就是各取所需。手段兇殘,也把人命當成交易,慢慢的在倒數計時中。然而,最不喜歡受到威脅的一方,綁匪也有一份。很驚訝是嗎?暗地破壞社會秩序,又藉社會資源,救助受害者,那真正的威脅才要現身,在你親近的人身邊……。(體制若要健全,就先從破壞著手,才有改善空間)

  好事發生,需要好人;那麼壞事呢?是運氣?還是死神看不慣人過好日子 企圖阻攔?尋聲緝兇,機率是多少?難矣。比駱駝穿過針的眼還低。何不讓兇手自己說話。家屬永遠是最慢一個知道真相的人,所謂的「真相」暗笑三聲(嘿-嘿-嘿-)崩潰的時刻,已經蔓延……。世上壞人很多,但有良心的也不少,是不?(別忘了,導演就愛吊人味口──基於專業考量,衝高票房,這是必要的手段) 

  片中靈魂人物之一:人質家屬,也是不可缺的一環。少了他們真情流露的演出,就會壞了觀眾的胃口。維護社會治安,警察必須站在第一線,與綁匪斡旋。難就難在他們永遠只在公事公辦,把解救人質當成工作;唯有親身經歷才能深入民心,真正瞭解犯罪者內心,用心辦事,成功可能再扳回一成。

  電影要告訴我的,就是「奇蹟」吧──簡單有力,不像無病呻吟。罪人也希望這麼一天快快來到,全身而退(把命留下,恐怕是事實)病從口入,也可能轉移目標,下一個會是誰?

  我在問,你也很想知道吧。 

  香港電影好像找到自己的路了,那台灣呢?我希望會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