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引用YouTube~Jeremy Camp - I wait for the Lord
@照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e-a-richman/1304190520/
他們不知道約瑟聽得出來,因為在他們中間用通事傳話。<創世記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三節>
約瑟在他年紀極輕之時就來到了埃及這個富庶大國,他學習埃及人的各樣知識,就連言語也是用當地的語言;本來他只是牧羊之子,如今卻因遭到弟兄的出賣而來到埃及,心中必定百感交集。
自從約瑟替埃及法老王解了夢之後,他順利登上宰相之位,可以說是一夕間爆紅,成為法老身邊的親信。
他雖不是埃及人,卻承蒙埃及法老王的看重,他自己也一定很意外;只是他靠著上帝:「盡本份,做當做的事」的態度依然未變。
隨著時間過去,約瑟也有自己的家庭;不過他依然未忘卻故鄉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是誰?!
法老賜約瑟新的名字:撒發那忒‧巴內亞。
約瑟心裡十分明白,若不是神,他也不可能有此崇高地位。
事業家庭兩得意的他,在心中依然有缺憾,不知神何時能替他圓這夢。
直到他的親人前到埃及購糧,才又讓他燃起一絲希望。
事隔多年,再見──約瑟已是埃及相國;可是他的那些兄長們還是老樣子, 過著的是單純老百姓的日子;為了躲避饑荒,不得不到埃及來。
約瑟的改變,連他的長相他的兄長們皆不認得,改變之大,教人無法置信!
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問他們說:「你們從哪裏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創世記第四十二章第七節>
約瑟曾經做過一夢;這夢是讓他的兄長們無不咬牙切齒的痛恨他!
事實證明,這夢並非平白無故。
約瑟對他們說:「請聽我所做的夢:我們在田裏捆禾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創世記第三十七章第六至七節>
多年後,果然應驗這夢!約瑟深信不已,相對於他的兄長們聽得很不識滋味, 心裡是愈惱恨約瑟。
回顧約瑟的成長歷程,可以發現他是活在父親雅各關懷的眼神下,也引起其他兄長們的不悅;由於子女成群,在教育上若不謹慎小心,很容易就會造成兄弟鬩牆,掀起家庭戰爭──雅各之前與兄長以掃之間,不也是因要爭奪父愛,彼此互鬥,差點釀成悲劇。
做異夢只是個開端,雖使約瑟受苦;在異國多年,也使他更深知仰望神信實的幫助,何等重要!
在關鍵時刻,約瑟也從中獲得「解夢之能」,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他們就因為他的夢和他的話越發恨他。」<創世記第三十七章第八節>
沒錯!約瑟真成了他兄長們的王了,而且是一國宰相。
既為宰相,約瑟全力以赴,不負法老所託,在他的治理之下,法老之夢在多年後果然發生了:在預知饑荒前就做好萬全的準備,自然心無所懼,這能力是從何而來?
神啊,你原是聽了我所許的願;你將產業賜給敬畏你名的人。<詩篇第六十一篇第五節>
約瑟信神,信得理所當然;他並沒有因兄長們的脅迫而妥協,也並沒有因牢獄之災而失去對神的信念;相反的,帶著這信念,改變了他的一生。
約瑟認得他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創世記第四十二章第八節>
神可以扭轉人的生命,從約瑟的身上,我們可以清楚看見。
一個渴慕神的人,究竟能夠經歷什麼?
約瑟的童年是在充滿敵意與不安的環境中成長,直至他榮登埃及宰相之位, 他仍不改其志:信靠神,且把神的信實樂於分享;即便被人誤解與傷害,他依然愛神如昔,同時也開了他的心竅,能夠習練得通達,以智慧為是。
我說那承受產業的,雖然是全業的主人,但為孩童的時候卻與奴僕毫無分別,乃在師傅和管家的手下,直等他父親預定的時候來到。<加拉太書第四章第一至二節>
時間對約瑟來說磨鍊,也是等候。
信心的根基,若愈往下紮根,向上結果之時,指日可待。
耶和華啊,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創世記第四十九章第十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