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1, 2007

約瑟的爸爸經【親子之鑰】




@影片引用YouTube~Eric Clapton - My father's eyes
@照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athencrete/216124387/
  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裏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創世記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一節>
  家中若有許多子女,想必在教養上是一大挑戰。如何讓子女都能感受來自於父母全然的愛,最需要的是「智慧」。很多父母單憑一己之私,在子女面前表現出一副「我就是老大」(專政獨裁)的模樣,結果造成偏袒,甚至引起兒女間彼此爭鬧不休,這樣的事你一定不陌生。對於日後子女的人格發展有莫大的影響, 必須謹慎小心。 

  在《聖經》裡神老早就教導我們如何養兒育女,只是我們人總不聽勸;上帝既能造人,豈不知身為父母的心態該如何處之?
  約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本是眾兄弟中最得父親疼愛的一位,不過這份關愛,卻惹來兄弟們的嫉妒,差點使約瑟致命。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第一百二十七篇第三節>
  約瑟的父親雅各並沒有照著神的吩咐妥善處理兒子們的紛爭;產業雖多,但因他的管理不善,造成約瑟被賣到埃及地為奴──沒想到,他因登上埃及宰相之位,反過來因饑荒把約瑟昔日的兄長們給帶來,你說他能不藉機報復?
  吃了多年的苦頭,約瑟思念父親的心甚深,勝過了他當年所受的屈辱。
  反觀雅各,身為人父卻被兒子們矇騙多年,他並不曉得約瑟至今還活在世上,而且成為埃及法老身邊的寵臣,如此偉大的成就,他於有榮焉;他本以為嬌兒約瑟早被野獸吞吃,死於非命了。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詩篇第一百二十七篇第四節>
  雅各痛失了兒子,如今失而復得,他肯定五味雜陳。
  約瑟在原生家庭中,倍受疼愛;這愛顯然對於其他子女而言是個極大的負擔。沒有人願意受冷落、被忽視。看看約瑟,他如何透過堅定的信靠來改變他的生命──他如今明白他的兄長是如何地在父親的漠視下度日,當他被賣為奴,身不由己的日子、當他被人誤解關進大牢的時候,他開始瞭解原來「受苦」是如此椎心!
  
  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 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創世記第四十一章第五十二節> 
  就在約瑟升格為人父時,他全然瞭解他所受的苦,若不是出於「神的祝福」, 又怎能獲得宰相的尊榮──他活在人前,專心仰賴神──他的苦,神會加倍賜福於他;只要他專心尋求,不忘記神的作為,並且時常依賴神的大能大力,誰說平凡之人就只能平凡一生?

  平凡之中,仍見偉大。


  但我親近 神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詩篇第七十三篇第二十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