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13, 2007

靈與肉的戰爭【國際新聞評論】



@照片引用Flickr~http://www.flickr.com/photos/lallisig/448309615/     
@影片引用YouTube~True by Ryan Cabrera
@新聞出處~http://www.udn.com/2007/10/12/NEWS/WORLD/WOR3/4050494.shtml
  為了籌措昂貴的學費與生活費,只好去從事性交易,這樣的邏輯就我看來實在難以理解!《聖經》上不也說了:「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這篇報導由劍橋學生凱瑟琳.福克納和露西.麥肯聯合撰寫,兩人原本想寫一篇有關同學如何支應開銷的報導。沒想到竟挖出如此不堪的真相;既然為追求更崇高的理想,竟也需要與現實妥協,與金錢掛勾扯上賣淫這樣的醜聞,應該讓很多就讀此名校的學生感到悲哀吧。

  英國的物價極高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不過真要為了生活與完成學業而從事不法,這有點說不過去;讀的是聖賢書──非但沒有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更慘的是有學生因此而墮落,真不知道書是唸到哪去了?原來夢想實現的背後又付上的代價就是出賣肉體,早知如此又何必辛苦到知名學府就讀;圖的不過是一張嚇人的文憑,可是生命卻淪落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極端的諷刺。

  這種錢賺得最快,也最容易令人迷失。萬一染病或者遇上兇險又該如何自保?再當今笑貧不笑娼的年代,到底是道德的淪喪與知識份子的沉淪,依舊於拜金主義面前不得不低頭,這樣的犧牲是否值得,有待商榷。知識是昂貴的,生活費只漲不降的情況下,被迫賣淫好像有理可說,真要怪罪就怪這世界的不公平與命運乖舛,真是如此嗎?

  書不是為別人唸的,也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如果花費大量心血與時間取得文憑的結果,卻是背著極大的負罪感,那麼這書讀的可冤枉了,要是給家裡的人知道了,想來又是一大衝擊。這個世界並沒有錯,錯的是人攻於算計,到頭來是步步錯!錯在沒能在當下找尋正確的人生觀,逐夢踏實;錯在沒有是非,只想在最快的時間取利,企圖心旺盛但手段卑劣,豈不臉上無光采?

  做與不做之間似乎有賴智慧抉擇;面對現實,態度因人而異──沒有人可以永遠不犯錯,但知錯能改,便是大利。是否完成人生最美的夢,只有唸書一途?也不見得;只要有心,夢豈有難圓之理?只怕自己未盡心,築夢底下的根基是否經得起考驗,全在一念之間。

  錢奴錢奴……知識份子首要自潔,在起碼的認知上不賺不當得的利益,即便日子是苦了些,心安理得,不是嗎?花錢與賺錢都是藝術,也涵蓋在生活裡面──如何活出自我?除了不醉生夢死之外,讓生活自由行,不是非錢不可;有些決定是比錢來得更又價值,且影響深遠,達一生之久。天底下沒有不得不的事,唯心而論,當生命失去的方向,那價值不能以金錢計。明白事理之人,隨時謹言慎行,遺臭萬年之名,誤了青春,也辜負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