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引用自Flickr~http://www.flickr.com/photos/klaengsi/471696345/
@影片引用自YouTube~Cranberries - Ode To My Family
從零至一百,你會希望求學中的子女考幾分呢?大部份的父母當然會說最好是拿滿分,不然也要想盡一切辦法達到這個水平,否則唸書就白唸了!?結果是許多子女在父母面前都不大敢老實說,因為一想到不管考幾分父母都有話說,不滿意全寫在臉上──唸書就成了子女最缺乏自信的一件事,在連續的考試中也就失常了。
子女一回到家面對的不是父母親切的擁抱與關注,而是劈頭就問「你考幾分?」真的很煞風景,特別是在晚飯前,胃口可能變差。我家隔壁的鄰居,嗓門之大,在打罵小孩的時候精神就特好,好到不罵到孩子哭、打到孩子求饒絕不輕易罷手,好似子女是她的宿敵(我以為)很少聽見這位冷血母親或說一句誇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通常是你怎麼不用功!你怎麼不會這題!接下去當然是無法聽見子女為自己辯解,只要再多說一句,母親那雙曾經擁抱手就成了「人肉教鞭」 真不知是打在兒身,有無痛在娘心?孩子的優秀如果是「教」出來的,我覺得父母應該很是驕傲,可是「打」出來的優秀,在無數次貶低子女價值的眼光中,就算考了滿分又如何,永遠在父母面前抬不起頭來,這叫子女如何是好?親子關係走樣了不說,還有可能調教出另一批更愛打罵子女的新生代父母,子女成為出氣筒(弱勢中的弱勢)成為父母許願的替代品,這何其不幸啊!
我自己就是被自己的父親打到大的,直到我成年後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改變我對父親原本就負面的觀感(「基督信仰」給了我這樣的心靈出口與信心)無形中自己也受了極大的影響,那對身心都是一大折磨!小時候偏偏「記憶力」就特別好,無怪乎一想到父親抽打我的可怕模樣,真的半夜都會做惡夢到兩腿抽筋,以為是被惡靈附身(電影太看多)父母向來是子女的榮耀,真是要以身作則,極為不易,但要是能突破萬難做到這點也不算太難,只要將心比心(以「過來人」的立場)──容許子女在許多事上犯錯,也是學習上必經之路;若不能以平常心與愛心處之,學習能力如何提升?子女替父母打分,很少有超過七十分的,看子女害怕跟父母溝通就可以知道了。
考卷上的分數或許是評量一個孩子學習的參考,但不能代表這孩子的潛質! 子女是不是讀書的料,不單從分數的高低妄下斷語──父母何時扮演上帝的角色了?羞辱子女的自尊心,只會讓親子間的裂痕更大,無助於解決眼前孩子學習面臨的考驗,寧可參與和子女共同面對學習的困境,也不要當個冷眼旁觀,只會出一張嘴的陌生人,試問這樣的父母有哪一個孩子會想要的?
曾經我的數學拿過零分,而且不止一次,小時候也就經常挨父親的打,忍受皮肉之苦,似乎有意這麼做──現在我瞭解自己當時有多痛恨「父親的手」,口口聲聲說愛我,做出來的行為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很失望,真的。唸不好書就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條件式的親子關係,我寧可不要。幸運的是,我終於明白,另有一位天父更愛我,使我有能力去愛我的生父,他的童年也曾經面臨生父的苦待,他有苦難言。所以身為兒子的我,自然要多費心思幫助父親從過去傷痛的記憶裡走出來,以寬恕取代仇恨。世上無完美的父母,但愛可以使不完美變得可以「忍受」──這忍不是因無奈,而是出於鼓勵,還有接納──!
箴言第十章第十二節: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