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引用自Flickr~http://www.flickr.com/photos/steffmac/161565017/in/set-72057594140017738/
@影片引用自YouTube~梁静茹 - 崇拜
知道自己在網路書店交易明細和個人資料不幸因該網路書店沒有做好防範,導致引來詐騙集團藉機進行電話詐騙,若不是165反詐騙專線幫了我一個大忙,我想在上班以外的時間打至客服專線也沒啥路用──有誰會準時在上班時間內被詐騙的,才來求助;詐騙電話來的時間正是深夜十點多耶,我的媽呀~~這樣的服務管道形同虛社,有等於無(只能自己想辦法),坦白說,身為消費者的我,極度不滿!(我的臉色粉難看)
隔天,我就特別選在所謂的「上班時間」內打至網路書店的客服中心問個明白,沒想到第一通先是無人接聽,隔半個鐘頭,我再耐著性子試它一試!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通了?!(再不通,我可能會出口成「髒」)對方是位聲音甜美的小姐,在我告知來電目的與疑問之後,對方只是一再道歉;對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已洩露出去一事,只是強烈要求我「更換密碼」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消費者要的不過是在網路購書時能更安全而已,難道多了一道防護機制就能徹底杜絕網路詐騙的機率嗎?如果可以,為什麼不早點做,等到東窗事發,接到許多消費者抱怨電話之後,才知悉事態嚴重,趕緊補強這方面的缺失。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外流是事實,誰來負責?這不是一句道歉就能了事,為了避免再被詐騙,我對於這家知名的網路書店服務態度高度存疑──只能暫停購書(改換另一家網路書店消費)不然哪天我又成了詐騙的受害者,再多的道歉也於事無補。
消費者是衣食父母,就該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著想……看得出我仍在氣頭上; 雖然情緒管理很重要,攸關個人修養,不過在事發當時,很難不受情緒左右,在苦尋不著真相時,氣得跳腳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我最討厭聽到語音或者留言, 對於陷入險境的消費者,根本就是置若罔聞,套句某政治人物的口頭禪:「簡直就是麻木不仁」現在我只能自認倒霉,往後上網購書時,必須更加小心!看清楚消費者權益須知,再考慮是否要進行消費。
消費者變聰明,詐騙電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反諷)要不是它,我也不會開始認真思索,看似無害的網路購物也是一門大學問:輕者傷財,重者失去購物的樂趣,這怎麼可以──!
然而,最大的輸家,則是苦心多年經營網路書店的業者吧,信譽受損不說,也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客戶!(我是其中一位)曾經如此依賴網路購物的我,是否該要停下腳步(不必再等)在交易的同時也把「安全感」一倂考慮在內。貪求知識無罪,卻苦了像我這樣傾心於閱讀進而不得不購書的平凡人。應該有更適合的窗口可以滿足我時常感到心靈缺乏的讀者吧。
利未記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節:
你若賣甚麼給鄰舍,或是從鄰舍的手中買甚麼,彼此不可虧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