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引用自Flickr~http://www.flickr.com/photos/dulcelife/8505313/
@影片引用自YouTube~May it be - Enya
我那再過幾天就滿兩歲的小外甥,天不怕地不怕,最怕黑;在黑暗裡他狂亂哭喊真的是驚天動地──我也怕黑;之後為何不怕?大概是黑暗裡也有說不出安全感:在睡眠之中特別深刻。(為了趕稿,還有用眼過度之後,需要休息是事實,管它有多黑照睡不誤)
我花了點時間去觀察小外甥對環境的敏感,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大人們都會大聲談論各種事件都會令他感到興趣,藉此會趴在地上:裝睡,再不就是要人幫他拿出球類玩具供他玩樂,通常互動性愈高的遊戲愈能使他瘋狂,甚至會不知輕重與人比力氣,丟球就特別用力;萬一傷到人,他馬上會被眼尖的父母恫聲斥責,他卻不當一回事,只是露出狡猾的笑臉以討饒。果然是隻鬼靈精,看來我這舅舅沒他爸媽有權威,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最黏爸媽了,這也難怪。
不時他要向我們眾人表示他對剛滿月弟弟的愛,就想抱弟弟,結果抱著弟弟同時,他又害怕,因為那個小娃兒不哭不鬧,只會睜大眼睛看著四周,簡直就像ET,幾乎能看穿你的心思,純淨得像天使,所以抱寶寶這件事變得非常棘手。看著老三愈抱愈順手,她已經非常瞭解何時該餵奶,何時又該替寶寶換尿布。母性發揮到了極致,就差沒有在她頭上發出光來。
以兩個孩子的媽的觀點來看,「養育」變成她努力工作賺錢的動力。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品質,她開口閉口都脫離不了媽媽經,好似已經預知孩子的未來, 所以都會預先替孩子設想周全──我說她變成熟了,她還是不承認;這或許是另類的謙虛吧。以前刁蠻任性外加一點不可理喻的老三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天曉得!
我慶幸得以一窺這小家庭的生活面貌:人口簡單,有新舊傳承的味道,意義重大。扒了一口油飯和一口彌月蛋糕之後,我認識到一位女性歷經婚姻直至懷胎生子的階段,她的未來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不再有所遲疑。時間上若有餘裕,老三都會帶孩子回娘家,看著孩子像吹氣球不斷長高長大,活潑又好動,誰都管不住的年紀,她會使出渾身解數,想盡辦法要孩子「聽話」(禮貌是她最看重的一環)光是要做到令她滿意的效果,中間她也吃了不少苦頭;親子間的耐力賽就此開跑,雙方你來我往,誰也不肯認輸。
小外甥怕黑,還有另一個原因:不知道如何獨處?他並不曉得自己的父母都必須工作,不能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陪伴他長大,因而對空間產生恐懼;不單是他年紀還小,尚無法適應面對一個人時的處境,所以想像會令他困窘,也是原因之一吧。當他還是小天使時,沒有人會拒他於千里之外,只有他不小心洩露了小惡魔的天性之後才會使人抓狂。
手腳彷彿都不是他自己的,經常不聽大腦指揮,做出非常無厘頭的動作來, 不禁捧腹。如今,他已算「資深寶寶」了,還有一菜鳥遞補了他原先的位置,他恐怕比我們都還要擔憂自己可愛的衛冕寶座可能拱手讓人,他的心聲直接反應在他的言行上,全力保住自己曾經受寵的聲勢,他已做得盡善盡美。為此,該給的掌聲,我這舅舅是不會吝惜的。
箴言第二十二章第十五節: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