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第十節>
人為什麼是髒的?這髒污使人無法活出完全,而有了缺陷。不完全的生命便無法體會身為人當受的祝福,而這祝福是從神而來──罪可以把人陷在污穢裡, 看不出人原本受造的本質;人乃神所造,有神的形象,這在神看來是蒙福的。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 神出來的,又要歸到 神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第三至五節>
耶穌替自己的門徒洗腳,這動作是不是讓人覺得古怪,耶穌做這事是出於己意,還是出於神呢?
洗腳的用意何在?
跟隨耶穌傳福音的門徒之中,就有一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第六節>
人們經常知道自己的心思。彼得知道耶穌洗他的腳,心裡覺得有愧;他明白自己全身最髒的地方就是腳。這腳竟要耶穌來洗,他覺得困惑,也覺得不配。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第七節>
這回答想必在彼得心中產生極大的漣漪──就是因為髒,才要洗。而且耶穌知道這無損師徒間的情誼,要緊的是他要門徒明白這事並非無故?!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約翰福音第十三章第八節>
與耶穌同受這福音的好處,門徒日夜都跟耶穌在一起,他們不會不瞭解福音對人生命的價值與重要性。許多人因信得了醫治,就算是死人也能復活,再大的需要都能被滿足,這也是為什麼耶穌三十歲開始踏遍各城各鄉引起騷動的主因; 祂說的話,無人能駁,不是因為祂有口才,而是祂明白天父的心意,像個忠心事主的僕人。
盡心盡力盡意愛主之人,何嘗不希望自己是乾淨的;不過人常有盲點,需要被提醒,這個洗腳的動作:代表著耶穌因主的緣故成為聖潔,也把聖潔的生命傳承給門徒,好教門徒繼續將之傳揚出去 。
信仰是一種決定,更是一種義無反顧的行動。
耶穌背負著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命運,祂不叫苦,也不逃避,忠於信仰背後的主。需要不只是親近神而已,更要將一切的不屬乎主心意的事物給拿掉,做完全人。而祂是神之子,人稱之為「神子」為的是要門徒能透過祂,勝過自身的軟弱,完成主的託付!
凡住在他裏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約翰壹書第三章第六節>
認識神,需要有行動;面對罪的本質,了然於心,從不妥協。
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言第二十八章第十三節>
★圖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punjabi/32468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