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07, 2007
家庭寫真【信仰】
近來,家中的氣氛比過去都更為和諧,這大概跟我私下為家人代禱的次數增都有關。對於親人,我們經常不自覺地變得嚴厲,連說話都變得易怒,就因為彼此都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往往關係就更疏離了。
我發現常為家人代禱,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很多衝突其實都能避免,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關係自然就拉近了許多。就拿我老爸來說,他是一家之主,家中重大決定都需經由他的同意,才有可能成行;不過,問題就出在老爸很不喜歡有人持相反意見,一旦有人不與他同調,他就會發好大的脾氣,然後悶悶不樂。年紀大的人最容易因情緒失控而生病,若要讓老爸延年益壽,讓他笑口常開,這就是最好的良方。
身為兒子的我,自然要放下己見;傾聽的過程,老爸也更加寬容像我這般小輩的建言。溝通一來一往,便能暢通無阻,也藉由瞭解,讓父子關係漸入佳境,可謂雙贏。
男主人之外,還有女主人,說的就是我老媽。她容易神經緊繃;如果不把話說清楚,她會誤認為事態嚴重,徒增困擾。從小我就很黏她,她也習慣我。所以 千萬不要因小事忤逆她,只要將需要商量的每件事找出重點,耐心地分析給她, 她自會做下判斷──往往結果都出奇的好,不費吹灰之力。
帶著敵意,難以化解干戈,愈是面對家人:態度,是決定關係日否長保親密的關鍵。知道有很多身為子女的朋友,都選擇拒絕與家人面對面溝通,深怕吃閉門羹,更害怕受壓力之故,不情願地做下後悔的決定。
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糟。
我想強調的不是溝通的技巧,而在於平日增加溝通的機會與時間。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言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節>
把耳朵借給家人,我並不會有損失;如果能聽出話中的原委,有助於找出問題的癥結。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言第二十三章第五節>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無論問題是什麼,傾聽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問我為何如此有把握?萬一真有問題,我也能在禱告中將家人交託給神,由祂來定奪,我肯定不會吃虧的。
成就的是耶和華,造作、為要建立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是他的名。他如此說: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耶利米書第三十三章第二至三節>
困惑不解的諸多紛爭,大都有跡可尋。
用神的眼光看待家人,那會使你更具智慧。
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以賽亞書第五十八章第十至十二節>
★影片引用自(Maximilian Hecker麥斯米蘭)所唱曲子名為『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