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08, 2007
當哈利波特想長大【創意拼盤】
關於這一系列的電影和原著都大賣,就連大人也陷入這股奇幻的情節當中,因而無法自拔,被迫困在戲裡。就在我們都愛哈利波特的同時,劇中主角哈利波特卻想擺脫這樣的角色,去演另一個自己,反遭影迷的排拒──因為沒有人相信昔日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已經脫胎換骨,邁向成人之路。
這位身兼奇幻原著小說及電影的代表性人物哈利波特,他在真實世界裡的本名就叫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有血有肉的他,雖貴為急速竄紅的明日之星,但也渴望經由青春的洗禮,蛻變為男人。小男孩是大家對他的刻板印象,也足以說明電影世界是不容被輕易變更,有誰膽趕破壞廣大影迷的心,就罪不可赦?這實在有些小題大作。
演員最重要的能力,不再於高超的演技,而在於如何勇於嘗試不同角色,好讓角色復活過來。身在競爭極度激烈的演藝圈,沒有足夠的膽識,如何能誕生新星?影迷要看的是最棒的演員,演出最好的劇本;然而,主宰電影工業的力量,來自於票房,這又牽扯到商業機密,如何能在市場運作的淘汰賽中脫贏而出,絕非你演何種角色,而是你的努力加上幾分天賦相互化學作用之後的自己。有人找對了位置,所以發光發熱,認同你的努力,給予熱情的支持與掌聲。「成長」是人的必經階段,同樣也是每位演員必然要面對的挑戰,試圖重新打造全新的形象, 這和現實的環境有著極大的矛盾與落差。
接演裸戲,這在哈利波特身上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因為他活在奇幻魔法的世界當中,不需要賣弄全身結實又光滑的青春胴體,也不可能會有性連想方面的演出;只要揮動手中的魔法棒就能改變結局。可是,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卻不這麼想。美妙的演藝事業使他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演出全新的自我,儘管招來如此劇烈的負面效應,想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突破得要大膽,不然就什麼也別做!繼續當起哈利波特的藏鏡人,永遠都活在某個過去的榮景之下,對演員的生命來說,則是一種無可言喻的傷害。相對之下,電影捧紅的哈利波特,他只是故事中很受歡迎的角色,但他並非是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本尊,只能說是其中一小部份而已。
裸露身體,是一種訊號。這件事正在告訴大家: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想要做另一個自己。脫下一身英國貴氣學院派的裝束,他也有個狂野不羈的靈魂在蠢動, 正因著活力四射,他要替自己打開這到枷鎖。
話題惹爭議,代表著演員的生命經產難而將問世的風潮,已不可阻攔。自哈利波特第一集到第五集,逐漸改變中的哈利波特也不再只想用魔法說服影迷,而是用自己身驅裡急待釋放的欲求訴說一個全新的故事。
我們現在要問的是:到底哪一個才真正的哈利波特?而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又是誰?請記住一點:我們可能會質疑今天與明天之間的哈利波特會在某部電影中的演出是否忠於原著精神──現在我卻要好好思索,關於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會有什麼驚人之舉?他的努力是否被認同?新鮮的事物永遠能夠擄獲人心,彷彿是世界背後抖落時不小心被人收藏的流星,那樣幸運耀眼。
看一部電影,我們自有能力評價好壞;但真正用生命演出的自我,只能被孤立,那實在有欠公允──享受完全的感官刺激,可能會忽略的是其中的藝術價值。 才華橫溢的電影明星,有的只是時來運轉,而有的竟是一個人認真看待演藝之路時必須付出的代價,能否連本帶利收回,作品自會說明一切。
哈利波特在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身體裡同樣踏上了一次超乎想像的奇幻之旅:自從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有一天會以真面目示人的那一刻起,他早就做好萬全準備;但不會是最後一次。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已有太空人替我們解答,而丹尼爾雷德克里夫,他想說的……我們聽見了嗎?
★影片引用自(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在舞台劇「戀馬狂」(Equus)中的演出劇照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