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09, 2007

何苦要自卑?【信仰】



  小時候,我很自卑……但我不瞭解自卑究竟是助力還是阻力?直到我愈來愈討厭自己,才驚覺這是一種長久累積下來的心病。影響我的人際關係,也讓我開始相信自己真的是多餘的。

  自卑就這麼把我變成另外一個人。
 
  一切都像活在密閉的空間裡,快要喘不過氣來,失去一切的嚮往,蒙生自殺的念頭。很難想像年僅七八歲的孩子就想要結束自己的性命,認為生命不值一提? 

  世界變得很悲哀,連自己也是。事實上,自卑專找一種人:無依靠又無安全感的對象下手。當時有許多負面的事件縈繞不去,就像勒緊的粗繩,纏住一圈又一圈,很快地,連呼吸都很困難。當時並不流行看心理醫生,所費不貲,只能自力救濟;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那時我本以為無藥可救,能過一天算是一天,後來我透過信仰,就像在海上看見浮木,而且還是很大的一塊。對我而言,那是一處無人的島嶼,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生命其實是很強韌的,自暴自棄的當下,生命裡的某種機制就會啟動,讓你在瞬間體驗到生命的美好,反而不想將死付諸行動了。於是,我一步步地進入信仰的核心,出自聖經的一句話,喚醒了我。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二十七節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你一定不相信世上有神的存在;可是邪惡充斥在我們的周遭,是不爭的事實,肉眼無法辨視,只能透過心靈來感受。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為什麼有想自殺的念頭,這並非平白無故。 

  好奇心加上情緒沉澱之後的自己變得很渴望尋求生命疑難的解答,便給了我求生的意志;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也從悲觀轉至樂觀,其中付上的代價,同樣也是讓我恢復自信的關鍵。

  打個比方:我就像點綴世界不可或缺的染料。當這染料未能在適當的位置揮撒時,我會誤以為這染料毫不起眼。

  質疑自身的價值就等同死去?如此極端的想法,可以被無形放大,變成主色調,將人原有的潛力給一筆抹去;如果一筆就決定自己的未來,那是否也是向創物之主提出控訴,以為自己是祂失敗的作品?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節>
  認識神的初步,口說無憑,我定要試祂一試! 
  耶穌是誰?祂何以篤定?道路、真理和生命,三者間又有何關連,與我何干?
  試問:我的生命是什麼?自殺是我的終點嗎?我正在走在何條路上?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創世記第一章第二十節前半節>
  水既是生命的根本,那麼水又出自誰之手?
  人不能一天不喝水;同樣的,我離開神的面多久?那也正表示著我正離死期愈來愈近。
  死亡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肉體的死;一種則是靈裡的死。
  
  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約伯記第十二章第十節>
  之前,我已親身經歷快要窒息的痛苦;若我真是多餘,又何苦費心將我帶到這世上來? 
  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它是你的生命。<箴言第四章第十三節>
  生命,並不難懂,只要還有心跳,就算氣若游絲,危在頃刻,也能瞥見生命的偉大。人類至今還無法複製生命──我指的並不是複製其他動物的形象,而是還原生命本來的質地。 
  質地?
  排斥會把人推入另一個極端,就如我當年渴望求死,這死便是鬆卸防禦的證明。很難想像,死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換言之,生命可以選擇,不能的是它的期限;在有效日之前,神賦予人有權,決定去留?!
  不可離棄智慧,智慧就護衛你~<箴言第四章第六節>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那麼沒有辦法的時候,是不是就只能乖乖等死?
  智慧說來抽象,但它卻是扭轉乾坤之鑰。 
  有家歸不得,這種經驗相信你我都有。如果出門後,忘了帶鑰匙,那可就事情大條了。
  總的來說,智慧就跟建造根基穩固的房屋一樣,不單只是讓人遮風避雨;重要的是,還能提供人各樣居住的需求。 
  
  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腳離開邪惡。<箴言第四章第二十七節>
  居無定所,又無確切目標的人,很難不被邪惡收買──因為沒有籌碼與之交涉,最後只能被牽著鼻子走。
  現代人都愛出國旅行,當成一種身心放鬆的調劑。可是,也要有相對的預算才能成行。
  去什麼地方?去多久?想要有什麼樣的體驗?這都在事前要規劃好的;要是能不死,生活一定要有方向。讓階段性的計劃有付諸實現的可能。
  耶穌是我活下去的目標。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現在的我,可以這麼形容: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主耶穌基督』卻在燈火闌珊處。」
  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篇第三十六篇第九節>
★影片引用自(Whitney Houston and Mariah Carey)所唱曲子名為『When you beli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