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26, 2007

聽話,不一定是義務【男人心理】




  男人有什麼毛病,我很清楚!就因為我身上流著跟男人相同的血液,壞到骨子裡的習性,真的不見得就是「壞」!?只是男人擅長用「唱反調」的方式,達到「欺敵」的效果──如同動物和昆蟲需要「偽裝」存活下去。

  為了什麼而要這麼做?成因很複雜。不是每個男人都一樣,有些很不一樣, 不一樣到你不能以過去的經驗來評斷男人的好與壞──最客觀的作法是:看他的生活習慣裡有哪些事最不容易被察覺?吃飯的時候,只吃自己的喜歡的食物:嚴重的偏食習慣,你不能因此說他不好,搞不好他對某些食物之所以偏好,是出於對味覺的依賴,而透過想像來加深自己進食的欲望,反之亦然。對於討厭的味道, 男人死都不會妥協,因為吃的同時等於把「自己的原則」給出賣了,這會失去尊嚴。如果我這麼說,你還不瞭解的話,我可以再舉一例:交友是男人擴展人脈的管道之一,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也有炫耀的意謂。隨時像隻雄性動物, 不斷向人發出警告,維護得來不易的名聲;若有人太過白目不慎闖入他的領域, 可能遭到驅逐:非友即敵,男人分得很清楚!

  男人不喜歡被使喚、習慣在固定且自由的模式中度日,這點不單是從飲食中可以得到印證;哪怕是大勢所趨,男人也不容易變節,除非有了新選擇,可供男人探險;或許男人會改變言行,試著從策略著手。在男人還是男孩,甚至更年幼時,性格需要經過時間才會有所轉變──讓他知道誰才是老大?該服在誰的權柄之下,有時不能做得太過火,不然會使之喪失膽識,變得猶疑不定,情感氾濫的結果對男人的成長是一枚不定時炸彈,近乎神經質,男人可能無法相信自己的前提下,會扭曲變形,成年後想再來導正,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有些人對男人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像是父母或者家族中表現非凡的成員,都會被列為男人仿效的對象,崇拜也不無可能。「愛之深,責之切」男人當下不能理解,只知道拼了命的也要完成託付,否則被人否定的痛苦會長年伴隨著他 形成恐懼的根源,慢慢地侵蝕內心。

  想駕馭男人,想都別想!只有讓他知道你是個很重要的人,他不能失去(某些事必須依賴你;相對之下,你就是他恐懼之中的唯一救贖,那麼他就算不情願, 也只能策略性的服從,待他有意突破自己,才有的救!)成為自己,而非老是捉摸不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失敗者。

  男人介意的事不多,讓他丟盡面子,他會抓狂;助他走上另一高鋒──驕者必敗──尊榮的是,他始終是男人;至臨終前都在為「如何成為男人」而活著。「戰鬥」或許不恰當;事實上,男人活在處處需要被認同的世界──他的偽裝,事出必有因,就看他何時願意卸下心防與人笑談過往,那麼這男人鐵定不壞,再壞的事也都只是過眼雲煙罷了。
@影片引用YouTube~Shania Twain- Man, I Feel Like A W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