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12, 2007
來自塵封的愛:改變這一章【心情相簿】
就我的童年來說,能活著就是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包括了父母因我時常生病的風險,那時我瘦弱得像風中一吹就會熄滅的殘燭;那個年代健保並不存在,所以看醫生需要一大筆錢。父親因再也受不住爺爺的壞脾氣以及對他的苛求,為了妻兒,父親選擇遠走他鄉。原以為可以過好一點生活,沒想到還是脫離不了爺爺的掌控──父親經常「自我定罪」直到如今,他還是無法脫離。(我的代禱,進行中)
父親一個月的收入,將近一半以上都寄回故鄉;相形之下,我們的生活就更顯拮据,加上我的醫藥費,父母真是有苦難言。終於我知道父親為何一回到家就必須藉酒澆愁,原來是長年以來他覺得可以紓解壓力的方法。一時要他戒酒,恐怕有困難。很想瞭解為什麼死去的爺爺要這麼苦待自己的親生兒子,可是他已經過世了,我無從問起。
也許我的病是從上一代的恩怨遺傳到我身上,我沒有選擇權;特別的是我病情加重時,都會在半夜發生,這讓我父母忙得焦頭爛額,他們四處籌錢為要替我醫治;關於這點,我非常感謝。所以我特別希望自己能夠不生病,可是天不從人願,死神就愛逗弄我,這遊戲一點都不好玩。日子一天天過去,爺爺彷彿藉屍還魂,用另一種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方式繼續糾纏父親不放;而母親的反應,對於爺爺的不諒解更深了,總覺得他是個既頑固又無情的老頭子。一回想起過去,母親話中滿滿的忿恨,她也跟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基督徒何以如此忍心?據母親口述,爺爺常邀請傳教士到家中,甚至安排住宿;自家人餓肚子都沒關係,但神的僕人絕不能怠慢!沒錯,這樣的愛,若能平分給家中的親人,或許就不會讓父親活在夢魘當中了。
爺爺是個敬虔的基督徒,但卻沒盡到為人父的責任──父親告訴我,他不能繼續升學,都是拜爺爺之賜(他超時的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讀書),連他的兄長都能讀到高中,而他只有國小畢業。父親常說自己笨(我認為那是忠厚老實,跟智商高低無關)更何況,他一樣把我養育成人,這是不容易的事!他在我心中,是個英雄。
我一點都不懷疑。
母親原是天主教徒,後來嫁給父親後,她對於基督信仰並不期待,還很排斥。 大概是爺爺和那些姑嫂,使她信心跌倒。經過了這麼多年,父親也屈就在過去的習慣裡,沒法將對母親的愛情化為實際行動,常讓母親一個人傷心。
現實越來越清楚,幸福越來越模糊。
最後救我一命的,還是信仰。「寫作」這件事,讓我不禁思索閱讀與生命間的關係,就如同我把《聖經》的每句話當成甜點,淺嘗之後,樂此不疲!很多生命裡的課題,也漸露真相。我真覺得神是信實的神,至少我還活著,至少我的父母健在──縱有失落;但神從未沉默不語,在我們學會禱告,彼此相愛的同時。上帝的微笑就映照在我們的臉上,如出一徹。
苦難來了又走;幸福一直都在……。(有幾次,我跟爸媽提議,有機會的話, 我們一定要去一趟以色列:那裡是耶穌的故鄉,距離天堂近多了。也是讓過往傷痛終結的地方──聖經,我們人手一本,讀來並不陌生,不是嗎?)
@影片引用YouTube~Ruben Studdard-Chang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