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18, 2007

托斯卡尼豔陽下【異國情調的小說】





英文書名~UNDER THE TUSCAN SUN
@書封面引用與參考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43980
@影片引用YouTube~Robert Johnson- Crossroad
@作者照片引用~www.csuchico.edu/.../99_10_21/calendar.html
  生活就是不斷的嘗試,你說對嗎?未知不再是一連串可怕的麻煩,而是令人引頸期盼的學習,這過程中需要細細品味,才能把過去急於求成的心態根本拔除, 否則就難以長成。想過怎樣的生活,想過沒?選擇別人都走的路是比較好走沒錯, 但也枯躁無味,甚至把自己本來探索的能力都消磨殆盡了。人生不是用來複製的──每個人長相都不同,即便有相似之處,也有差別(像這種小地方不認真找,還真看不出來)時間被人切割開來,專好問難,愈是簡單的事反而不去想,把世界複雜化是人類的習慣,好像不這麼做就不能好過似的──這話我反對,作者也是這麼想的。

  作者以一種輕鬆的文字來陳述「改變」兩字對自身的影響,因為生活就是改變,而改變即生活。你不認同的話,也無所謂;反正生活是件很個人的事,能拿出來放在太陽底下的,少之又少。生活具體的事證就在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下的屋子裡,進出時會遇到哪些事,又完成哪些事,還有哪些事尚未完成都包括其中;你不能分別其中一部份出來──整個生活就像一顆果實,從不同角度看,都會有不同的面貌。有時真想嘗一口,可是又捨不得的時候,那這美好的一刻,毫無滋味可言,那還需要生活幹嘛,還不如丟掉算了。待生活慢慢腐化之後,你才驚覺無比的厭惡感(你希望這樣子?)

  別老是說「時間不夠用」──用對地方,才重要!

  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人就是對現狀最不滿足的人,同樣也是最無助的時候,需要藉由改變的力量去「改變」一些事。身為現代人,生活多半繞著物質打轉,也依賴它;可是重心卻根基不穩,經常性的感到挫敗。彷彿住在隨時會倒塌的屋內, 生活變得戰戰兢兢的,根本就是活受罪、自討苦吃。生活是沒有地圖的,意思很簡單:你得自己去創造,人的大腦可不是裝置藝術。有人害怕生活出現變化,那意謂著選擇──別老把它當成洪水猛獸,它不過是人生活的寫照──你愛怎過是你家的事;可是當不快樂愈來愈明顯,幾乎要佔住你所有時間之時,就不得不重新思考生活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何渴望有新鮮事物的發生?

  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活出現了危機,覺得快要喘不過氣來了,才想徹底揮別過去(別說我露餡)人就是這樣子,嚮往更美好的事物──如果婚姻不能滿足這點的話,那麼女人只能在自由與束縛間做選擇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代表著自我價值深耕的階段,沒有人可以阻止,也沒有任何經驗會比這次來得更加深刻。步入婚姻會把女人折磨不成人樣,作者意圖非常明顯:故事裡就有這麼一位需要出外透氣的女子,不算少女了,起碼有點年紀;但風韻猶存。買房子這件事就像重新戀愛般需要花費極大的力氣,不管是金錢或者時間上都得重新適應。住在新居裡就像是從懸空的外太空回到了地球,雙腳踏實地走在既定的軌道上,沒有不切實際的天馬行空,只有生活才是真實的;再省下對另一伴牽絆的同時,自由也更多了, 像是隨手可拾的果子,成熟可食,滋味也格外多汁。              

  旅行兼購屋,兩件都需要長期規劃的事擺在一塊兒同時進行,肯定有說不完的趣聞;對讀者而言,婚變或許是部份人的經驗談,可是「房事」幾乎每個人都要經歷幾次,不然寄人籬下的日子就會成為無法醒來的夢魘。再說,一輩子能搬幾次家?光是費用就貴得離譜,萬一選錯房子,那就甭玩了。買房子,不能單靠夢想,還得靠敏銳的第六感:這種感覺是女性天生就有的能力。(古今中外皆然)居住環境與品質的要求在女人眼裡是同一件事,自然要斤斤計較,別看女人只會在購物時漫天殺價──太過需要邏輯的建築美學,女人只能求助於專家,比方說建築師之類的人。女人不是不用腦,而是用腦的時候不太願意認清現實,總是要把想像力放在每件事的前頭行,這樣看似圓滿,其實可行性有待商榷。   

  你相信房子也有「生命周期」嗎?就像女人戀愛一樣;在婚姻中死去,又再離婚後恢復單身時醒來,那是一種冬眠的狀態。(真正的春天:男人除了負責求偶之外,沒有其他利用價值)女人自喻為某種經過歲月摧殘的老舊屋子,年久失修的情況,急待整頓,更想親自動手讓風華再現,這樣的期待都在作者的文字中一目了然。(這跟花大錢整容很像)女為悅己則容,很正常啊,表示女人還希望抓住青春的尾巴,再愛一次,再誰啊?當然是心目中的英雄。你以為故事選在義大利這種國家是為啥?這裡是製造美男子的國家,每個男人都是女人心中理想典型:熱情奔放,外加某種其他國家男人都會嫉妒的能力(這欲求不滿的女人,真是可怖)

  既然看男人的角度因地理環境而改變,那麼對時間概念是否也像長了蜘蛛網的歷史一樣需要帶著讚嘆的眼光,才能欣賞這其中的美;地球的另一端,有人確實不把時間當錢來算,凡事都憑感覺,配合著節令緩慢行進;太多人工干預,只會把這美麗的國度給毀了。直接跳過買房子之後整修的過程,這段故事,沒必要重製一遍,作者寫得夠精彩了,自個兒看就行了,我不可不想觸法!

  讀這書最大的樂趣是,作者喜歡把驚喜加在某幾頁當中,而且是分散的,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插柳;在讀的同時,我也彷彿看見一個失落的女子,努力在夢想裡力圖振作。隱喻的功力,作者超強的,也不必我再拍她馬屁,好看才要推薦你找來讀一讀!

  之二。

  ……

  在遙遠的記憶有些東西不可能因此消失,所以透過景物或者不相干的陌生人你會察覺出一種特別的氛圍在眼前聚焦,有點像是相簿的功能;你能隨意翻閱, 在主人意願下,供你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