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引用YouTube~Roxette - Spending my Time
@照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markybon/149041905/
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約翰福音第二章第二節>
這是一場婚宴。然而耶穌和門徒為何受到邀請,全是因為耶穌母親馬利亞的緣故;她也在婚宴中。
婚禮時刻,人人都是盛裝出席,帶著「祝福」前來。
耶穌一行人本來就是在做祝福人的工作:分文不取。
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約翰福音第二章第三節>
在這一天,人們是可以盡情的舉杯痛飲,絲毫不受拘束。
不過,酒卻不夠了;這樣一來便無法賓主盡歡,這如何是好?
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因王吩咐宮裏的一切臣宰,讓人各隨己意。<以斯帖記第一章第八節>
酒是在特定的日子被允准飲用的;可是無酒可用,這豈不是要開天窗、鬧笑話了。對客人無法盡興,主人因而禮數不周,顏面盡失;既是如此,要如何為新人祝福──沒有祝福的婚宴,又有何益處?
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詩篇第一百零四篇第十五節>
適量的飲酒可以使人心胸舒暢,解除身心的緊張與疲憊感;在正確的時機飲用,更能助興──如此瓊漿玉液,客人哪會不歡喜讚歎。為何馬利亞要對耶穌說出無酒可用的窘境;照理說,來者是客,且是「重要的客人」才會被邀請入席。耶穌的身份是客人,可不是酒商。
為何馬利亞如此著急?
客人當盡的義務,則是將祝福送達。
何時獻這禮物,需要在對的時間點上。
耶穌說:「母親(原文是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翰福音第二章第四節>
馬利亞知道耶穌是客人,卻不知道耶穌貴為賓客,理當享有飲用酒的權利; 可惜的是──酒沒了──對客人可是大大的失禮;如今卻要客人想辦法找酒,這成何體統?
除了酒以外,還有什麼這更能討好客人?
馬利亞想不透這點;耶穌卻是心中篤定:祂要做的每件事,並非亂無章法,凡事都是按著次序行──自亂陣腳,豈不要誤事?
以馬利亞對耶穌的瞭解多少?
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譯: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裏嗎)?」<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四十九節>
馬利亞是耶穌在世的生母,但耶穌出生的過程甚為奇妙!
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 神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第一章第十三至十四節>
耶穌知道馬利亞的心思,卻明白指出馬利亞心中的慌亂;在美好的時刻來臨前,我們理當學會等候?!
等候什麼?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篇第百三十篇第六節>
在天未亮以前,長夜漫漫,人心總不得寧靜,似乎被什麼矇蔽住了?有眼竟無法看清;然而,天亮前,黑暗的存在並不能遮掩時間終將會過去的事實。
天終究會亮。主如同亮光,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不免被俗事所擾,未能盡知主再造乾坤之能,乃因黑夜之故。
心裡的疑難,何不故且放下,讓等待代替焦慮。
黑暗若不能被我挪去,那麼天亮的時辰,我又要如何知曉?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第十一節>
學習面對生命的各種改變:莫慌!莫急!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是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第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