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引用YouTube~Bryan Adams - When you're gone
@照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lallisig/1374687172/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約翰福音第六章第六十六節>
耶穌身旁常有人跟隨,有人是為看神蹟,也有人帶著各樣的需要,希望祂能給予協助,林林總總加起來早已掀起一股極大的風潮。
說耶穌是當代傳奇人物也不為過;但祂瞭解眾人的心,可卻沒有人瞭解祂的心思──若當中有人捨棄祂,不再相信祂口中的福音,也是可以預期的事。(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正是耶穌十二個門徒之一:就因貪財,出賣了主)
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約翰福音第六章第六十五節>
耶穌心中有天父,祂的言行完全聽從父的指引;而祂口中的父,在人的心中卻十分陌生。
恩賜是什麼呢?
為什麼不蒙父的恩賜,就沒有人能到耶穌跟前?
一般人想到父,就直接連想起自己的生父;若在世的父親言行卑劣,讓兒女們心生恐懼與厭惡,試想有誰還會相信天父?
從耶穌身上許多人得了醫治,就知道耶穌口中的父不同於地上的父親。
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馬太福音第十章第五十節>
耶穌說這樣的話,正是因為祂是天父所差來的,身上一定有天父的特質,所以耶穌是神的兒子,也是理所當然。
有哪個兒子會認錯自己的父親?
神啊,你是我的 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篇第六十三篇第一節>
耶穌隨時隨地無不高舉天父的名,耶穌在人前不時提到天父,耶穌知道萬人的心。心若不純正,如何求父呢?而這也是耶穌為何在講說天國的福音時一再強調的;那些離棄耶穌,甚至對耶穌產生質疑的人,不是因為耶穌為人有瑕疵,而是因為未得見天父,形同陌路;若是知道,絕不會對天父的權柄產生誤解──不信神,也就不認識父,既是這樣,如同私子,也無權,也不被紀念。像孤兒一樣。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六節>
耶穌不曾離棄天父,耶穌靠著父的權柄說話辦事皆有智慧。
心中堅定,不曾退怯!耶穌能以言語擊退魔鬼,也能叫人從死裡復活,已有太多的例子可尋;那些不信之人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沒確信,活在依然是過去被罪綑綁的生活,生命一團糟。
不曾嘗過主恩滋味的人,生命猶如在黑暗裡,看不見什麼是罪,也無法分辨好歹。
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篇第三十六篇第九節>
耶穌在地上有位父親約瑟(是名木匠)在天上也同樣有一位天父;為何耶穌說話能引起人這麼大的好奇心?不是耶穌飽讀詩書或者家財萬貫──耶穌說話有「權柄」,這權柄令人折服!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詩篇第一百一十九篇第一百三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