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引用自YouTube~Joan Baez - With God on Our Side (Live 1966)
@照片引用自Flickr~http://www.flickr.com/photos/10112197@N02/2056288940/
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出埃及記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節>
對我們來說「晝夜交替」很平常,也沒有特別之處;不過,這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卻是格外值得記念!
為了逃離埃及人的苦待,以色列人們最盼望的就是能還以自由之身,不必再為埃及人做苦工、受盡不公平的待遇;埃及,畢竟不是以色列人民的家,他們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寄居在異國的日子──他們冷暖自知。
埃及人向來就厭惡以色列人,甚至連吃飯都不願一同吃喝。
曾經叫苦連天,向上帝苦求的以色列人;如今,由同是以色列人的摩西帶領之下歷經波折,終於出了埃及,離開了傷心地,而且是在埃及法老王同意之下得以出走。光是男子就有六十萬,可想而知其他婦儒,數目就更驚人了。
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往疏割去;除了婦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約有六十萬。<出埃及記第十二章第三十七節>
蘭塞是埃及中最好的一區。當年是因以色列人的先祖約瑟因替法老王解夢有功,當上了宰相,也使得以色列人得以遷進埃及的蘭塞,躲過連年的大饑荒。
沒想到,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愈發昌盛,引起新一代法老王心中的恐慌,加上種族歧視的問題,始終未得解決,勢必點燃埃及人與以色列人之間的衝突。
要知道,埃及人崇拜自己鑄造的偶像,根本就不信神;而以色列人心中的神, 乃為降下奇災的上帝:祂是自有永有的,非人所造,名為「耶和華」──祂聽見以色列人的苦情,並以應許;所以,摩西的出現,正是神為要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法老王魔掌的關鍵人物。
計劃就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迦南美地」,也是流奶與蜜之地。(足以養活數以百萬計的以色列人民)
這一趟出走,需要極大的信心!以色列人需要更加倚靠神;之前他們受盡折磨,如今得償宿願;可是信心之旅才正要展開。
沒有神的帶領與光照,如何堅守信心的腳步,邁開大步,勇往直前呢?
習慣在埃及地的生活,如今現實環境的改變,以色列人必須捨棄過去舊有的生活型態;凡事以神為首,過著以神為樂的生活,生命才有指望!否則一遇險阻就只是抱怨,根本不能成事。摩西手中的杖以及他的兄長亞倫的口,就是神能力的出口,以色列人民看不見神;但摩西屢次行神蹟,安定民心;信心若要增長,就非要成長不可!過紅海之後,以色列人民的信心,才真正被揭露,許多的難題需要一一克服。
這跟神行使雲柱和火柱有何關係?
當然有直接的關連──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出埃及記第十二章第四十節>
曾住在埃及的以色列人,時間長達四百三十年,這其間以色列人為何遭埃及人惡待,不是沒有原因;他們心中的神究竟還存不存於他們心裡?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直到問題發生了,以色列人才意識到自己身處在埃及的處境是如此的不受保障;真正能使他們得救的只有神。
艱困令以色列人回想起神的救恩。
對於埃及人所奉行的一切,以色列人都必須藉著向神悔改,重新擬定。
為什麼要這麼做?
信心才能落實?!
因為,出於 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加福音第一章第三十七節>
摩西受神所託,從一個笨口拙舌之人,搖身一變,成為神計劃的關鍵,更成就了他自己。
同樣的,那些跟隨摩西的以色列人民也必須以神的話為重。
信心的根基穩固了,神的祝福豈有不成之理。
見異思遷不是好的態度,心懷二意更不可取。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第一章第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