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31, 2007

神兵利器<讀經有感>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第十一節>
  摩西身為精神領袖面對群眾怨聲四起,民生物資苦尋不著,恐生暴動,心中為此煩擾不已,他的作法便是來到神面前:靜待指引。
  內憂是以色列民不時對神的不順服;外患則是亞瑪力人這好戰的敵人,摩西又該如何妥善安置百姓,並且打敗亞瑪力人呢?
  「舉手」的涵意極深,摩西曾經舉杖將紅海立水成壘,幫助百萬以色列難民逃過埃及王的追殺,接著又在曠野之中,向磐石擊打,便生出水泉,供百姓取用, 這仗全憑摩西的信心施為。 
  仰望神成了摩西言行的準則,不單他是眾人的表率,也是神的代言人;而摩西畢竟是人,也會有常人的軟弱與疲乏。在此,特別陳述摩西伸出信心之杖的過程中也瞥見當杖垂下時,必吃敗杖的窘境。
  信心一如想像的器皿;若要揮灑自如,勢必要時刻謹記:剛強壯膽是必備條件──摩西在神面前也形容過自己: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埃及記第四章第十節> 
  面對強大的敵人,摩西不是沒有經驗──埃及法老一度令他生懼;但他也靠著神的權柄,行出超乎常人所理解的事來。提升他對自己眼界的神,已經重新塑造摩西,使他能以支取信心,攻無不克。
  「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對摩西而言被打敗意味著失去性命,所以非勝不可。
  摩西沒有受過軍事教育,不過他卻有最大的優勢:仰望神。
  信心必須被活用;舉手伸杖可以使摩西暫忘自我,專注於神,致使人得勝,就算是自信心總是不足的摩西,也遊刃有餘。
  信心不是自發的,而是須有一憑藉,如磐石屹立不搖。

  那時,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和以色列人爭戰。<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第八節>
  亞瑪力人來犯,以色列人唯有對抗到底,他們已無退路;自埃及出走之後,目標就是迦南美地──不達目的,誓死不休──否則全部都得死在曠野,信心也化為一堆枯骨,無人聞問。
  基督徒必須明白人生無坦途,真正的道路是在勝負間見分曉;若只想安逸, 不願親近神,那麼這信心終無法成事。
  選擇過新生活,爭戰是不可免的,但也暗示著一個全新的自己即將誕生;每經一次挑戰,都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裏要拿著 神的杖,站在山頂上。」<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第九節>
  站在神的山何烈山──我還怕什麼──人還能把我怎麼樣?
  恐懼本不是神的子民該有的表現,有時間在擔心受怕,卻不願為自己打一場美好的杖,那才是最大的損失!
  摩西的智商高底不重要;重要的是開發信心的第一天起,成長才是關鍵。智慧絕不能停滯不前像灘死水,若能盡力為之,神也補其不足,給予必要且熱情的支持。 

  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各樣洗禮、按手之禮、死人復活,以及永遠審判各等教訓。神若許我們,我們必如此行。<希伯來書第六章第一至三節> 
  摩西身邊也許多有才能的人;面對敵人,只能智取不能只靠勇力。
  神的杖同摩西一同站在置高處,了然於胸。
  
  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和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亞倫,與戶珥都上了山頂。<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第十節>
  戰況空前激烈,兩軍對峙,打得難分難解之際──
  摩西身旁的亞倫與戶珥,在關鍵的一刻裡中做了一件事;也因著這件事,疲乏雖不可免,但也說明了信心是會增生的事實。 

  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第十二節>
@影片引用自YouTube~CS - Nelly Furtado - In God's hand
@照片引用自flik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