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17, 2008

2003重返校園【電影日】



英文片名~Old School
@電影海報引用~www.rottentomatoes.com
@預告片引用自YouTube

  純屬男人之間的對話,為了破除男人內心深處的「迷思」,就得要來個哥兒們的談心時刻:酒精可以助人壯膽說些平常被迫壓抑的內心話,派對可以仗著人多勢眾把一切的不愉快全都拋到九霄雲外(自我安慰的成分居多)吵得快把屋頂掀掉的聚會,只能說呼朋引伴的結果,恐怕情況難以收拾。

  成年的男性都渴望擁抱這世界,婚姻就代表男人開始願意思考「成熟」這件事,可童心未泯;有些習慣不是說忘就忘──更糟的是,脫線演出只怕遭來非議,特別是另一伴的感受。

  只要未婚,單身生活就搞不定,接著就是失控(我是說,那種每天的床伴都可以隨時更換,不會拖泥帶水;把「性」當成飲食,各取所需,這就是解決之道──吃,不算罪惡;但暴飲暴食和厭食,那對身心都是一種負擔。)

  這部片子有趣的地方還不止這樣,從已婚男來看單身男的生活難題,或許可以提出更棒的見解,像是以過來人的身分,傳授所學(狗屁不通)誰說結婚就會使人的智力突飛猛進;換言之,有些事是不能以理性對話,巧合本身就能解釋許多事啦,管你能不能接受,男人就是這樣,可以接受的範圍,超乎想像。

  稱兄道地,可以拉近距離,話解分歧,當然也不見得能懂。三十是男人對年齡成熟與否的關鍵,過了就代表應該凡事都有主見,必要時做出睿智的決定,讓人敬重,這可能只是個理想,並不一定會實現;而簡化事物,是男人一貫的作法。 不喜歡聽的人,可以不接受──三十就是讓男人瘋狂的年紀,雖不比女性更歇斯底里,不過也相去不遠了,表達的方式,很特殊。

  重返校園,意思是說……在現實裡受挫或者必須再充電的表示,有必要嗎? 如果生活搞得一團糟,就需要「重新出發」學校就像個搖籃,專門負責照料還不能自立咬著奶嘴不放的男孩們──被人小看,男人通常的反應都很直接:否認, 否認,再否認。

  面對不及格的人生,真要重修,只能試圖修補;但別想人生會因你的溫故知新而停下腳步──不可能的──只能繼續往前。往前的意思又是什麼?就是調整步伐,別想賴皮,當做什麼都沒發生;兩性關係裡得不平等,加上人際關係頻頻惹麻煩,誰的錯?算在別人身上,太老套,也不會表現出成熟,這話不假。

  男人的想像裡:只有在說實話時,才能解套。一隻成年的雄性動物,該如何找尋自我定位與價值?

  別指望太多!電影僅能參考,可別照單全收,生命不能照劇本走,你的劇本:隨走/隨說/隨改,彈性極大;男人就是不能容忍這種事,偏偏人生就是這樣,弔詭得很。男人的腦子都在裝什麼?總之,無法按常理說透。

  校園是小型的社會,改變之說,因人而異。男大女小的組合,如何?假正經, 喜歡就喜歡,愛可沒那麼好應付。說好不准哭著找媽媽,那就太遜啦。在婚姻拉緊報的同時,也有人急於走入婚姻,卻又捨不得單身時的隨性,所以堆積如山的問題,抽絲剝繭有其必要,也讓人冷靜。

  熟男之軀,卻只有三歲小孩的智力,你說會如何?

  給個忠告:不見棺材不掉淚。感性言語要看時間、地點,還有氣氛;至少男人有個舞台,盡情表現,就算出糗,彼此陷害,也算是一種進步。英雄之路,孤單如非必要,親友的支持也能助其度過難關,在那弄不懂的年紀裡,重新出發。

  抓穩放向盤,找對方向,準備上路。學生向來有求知的熱情,面對兩難,繞路而行未必不好;但絕不是──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