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引用自YouTube
@照片引用自flickr
摩西到 神那裏,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第三至六節>
離開埃及是「神的旨意」。反過來說,在當中受埃及人欺壓與埃及法老王心裡剛硬執意不肯放以色列人干休,以及接二連三在埃及境內發生的各樣災殃致使埃及人連連受挫,出於神之手。
之後,來到曠野,以色列人跟著摩西,而摩西跟著神意,不敢有違。摩西對神是出於敬畏,而以色列的百姓又是基於怎樣的態度?這件事神從不輕看,極其看重!到了一定時候,以色列百姓非得表明心意不可。
跟隨是一回事,知道是誰掌權又是一回事。若沒有搞清楚自己是如何得救, 信心很快就會因著環境的迅速變化而消失殆盡。
摩西的所作所為以色列百姓用肉眼看得一清二處,可神的作為以色列百姓經常是選擇性的遺忘,再不就以懷疑解讀現況:因缺水、因饑餓(信心的考驗,常有之事)這早有前例可尋,人性裡最根本的問題,以色列百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摩西知道神在哪裡?!知道如何尋求祂;即便身處現實;但摩西依然信心堅定──神有何計劃,摩西必定參與其中。
神所應許之地,以色列百姓怎看?
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譯:我被造的肢體尚未有其一),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篇第一百三十九篇第十六節>
神的安排,對以色列百姓而言,脫離過去受奴役的生活,需要時間適應與調整心態──信心的眼光若還停留在過去,對以色列百姓無疑是自賞嘴巴。
見神介入埃及人與以色列人之間的紛爭,感受最深的莫過以色列百姓;他們幾乎看見了特別的事,就在他們性命垂危之際,那樣的令人驚奇。
擇神而行,是擺脫過去的唯一辦法;既不再是奴僕,便不再以奴僕姿態處世;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第五章第一節>
埃及人對待以色列百姓的方式毫無人權可言,人神共憤是事實。長年受壓制的以色列百姓需要神,因他們原屬於神,成為神的子民受其保護與教導,理所當然,立約的目的便在於此。
在埃及的那些年日,以色列人常常口露苦情,為要得拯救;面對環境,以色列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求神。
這絕不是迷信?!嘗過什麼叫做絕望的人,才真知道自己需要幫助,再無驕傲的本錢,反而是心存謙卑;苦難對與以色列百姓,是祝福。
成聖之路,並非隨口說說而已,那是信心的展現,也是與神同行所表之忠誠; 一個對神不忠的人,如何得福?人若沒有甘願的心,何以能看見信心?
以色列百姓過去在埃及度日難免染上惡習,如今靠神吃喝,自然以神為樂, 那些不討神喜悅之事,當然要徹底根除、對付。
你當心裏思想,耶和華─你 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申命記第八章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