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15, 2007

權威不是愛【親子】





  親子間有條無形的線,父母總不願讓孩子跨越這線,擔心孩子造次,沒大沒小,以為這樣做就能把子女教好,沒想到關係疏離不說,還隨時讓親子關係拉緊報,這樣的關係如坐針氈,如何改善家庭氣氛?

  子女言行出現偏差,不是自己天生就愛學壞,而是以大人為藍本。孩子眼裡的父母,提供生活一切所需;照理說應該關係很親密,為什麼懂不懂孩子就不服管教,甚至還與父母頂嘴?花點時間觀察大人自己是用怎樣的態度面對家庭?有的對孩子的生活不聞不問,只問功課做了沒,完全不想參與孩子的生活,更不別說分擔孩子心裡的疑惑,全推給學校老師。孩子怎會跟你親?

  高高在上的父母,會教出怎樣的子女?孩子不是傻瓜,他們知道誰對自己好、 打從心裡關心,一副對孩子不耐煩的臉色,孩子難道看不出來嗎?他們知道自己在大人心中的地位有多少?!有些父母就太過神經質,表現不佳的子女在不敢犯錯的情況下,對學習面對挫折的承受度低的嚇人──不是他們不夠聰明,而是在嘗試的過程已經為自己預設立場,結果當然成效不彰。

  跟孩子建立關係不是從書本學來的,而是從生活裡參與;子女喜歡做啥事? 父母為什麼總是冷眼旁觀,只出一張嘴,從不一起參與?那不是高高在上,是什麼?

  有無想過與子女共同完成一件事的快樂?遊戲就是很好的入門。

  玩什麼?任何能讓親子互動變得頻繁的遊戲都好,不一定要花大錢。只有父母願意把父母的權威放下,才能跟孩子打成一片;要他們聽你說,你同時也得聽子女說,互通有無才能彼此瞭解:信任才是教育的基礎。

  子女會替父母打分數,每一次的相處都是關鍵!父母說話不經大腦,受傷的是自己的孩子,可曾想過這後果有多嚴重?父母一個冷漠的眼光,可曾想過有多傷孩子的自尊;如果你不想孩子的未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是忙著把孩子推到補習班,而是把子女在學校以外的時間,善加利用,製造共處的機會:要明白孩子的強項,不是不可能,再加以鼓勵,孩子自然學得好──哪還需要什麼名師!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自己?!

  學習要有強烈動機。子女為求好的表現,明白父母的愛是出於真誠,而非出於打罵;不打不成才,但不愛不成人,身為父母者應要三思。

  我看過有的父母連說愛都不會,次數少得可憐;眼到心到口到,缺一不可。跟孩子說話前,請先想想孩子還知不知道你愛他?
@影片引用:Hot Hot Heat - "Goodnight Good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