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引用YouTube~SOLER-陌生人(KTV)
@照片引用~http://www.flickr.com/photos/38744668@N00/533162657/
脫離一個熟悉的環境一久,真的就很難再融入。看著陌生的來電顯示,我真有種不知從何下手的錯覺;面對擁有這支電話號碼的人急著與我連繫,想必有什麼重要的事吧?不過,號碼的主人可能猜不透我的失憶的情況比往年更加嚴重, 特別是針對那些「不常連絡的友人」這跟陌生人是同樣等級,恕我直言。
自稱是教會友人的電話,你說我回是不回?照理說,這是一位已經斷了線多年的友人,連長相我都不復記憶,更何況是對方的姓名,我能有什麼印象。基於禮貌,我回了電話,打了兩次對方老說我打錯,本想就此打住;不過對方卻在第三次回了電,問起我是否記起對方的種種: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讓我苦思半晌……。一問之下,才瞭解對方是因為我曾經寫過卡片給對方,而致使我這個人在對方的記憶裡形成一道不可抹滅的痕跡:不太像傷口,但多少都有那麼值得深交的味道。對她來說,我是個單純又有活力的年輕人,她還老誇我的長相,倒讓我覺得靦腆。事實上,她說自己是個脾氣不佳的人,面對教會生活有著自己的難處,聽她說話語帶保留,就明白她是個很懂得自我保護的基督徒(基於某種不可抗拒的理由:定期上教會,可是生命卻停滯在某處);到底這十年間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何她依然像刺蝟一樣,老在恩典的十字架前感覺受傷,而不願跨出自己的那一步,接受教會的呼召成為服事團隊裡的一員;其原因我大概略知一二。
幾分鐘的閒聊間,她地毯式的搜尋她想要瞭解的資訊,我也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目前的生活概況,倒是對方東閃西躲,我也無多大興趣知道,甚至去逼迫一個人向我交代自己的生活是否觸犯真理中的任一規範?客套話她說來自然,我也就點到為止,好讓對方有臺階可下。基督徒相互取暖是很平常的事,就像對方所說的,她認識的人不多,在這麼小的基督徒圈子裡,她很清楚的知道哪些人懂得保守秘密,而哪些不會;像我就是介於普通朋友與陌生人之間。她探詢的目的,我隱約可聞:一是為了打發時間;二是有事求助(機會不大);三是想再感受一次被人關心注意的經歷,意思是她容易害怕面對孤單,在她特別無助的時候。聽她說話就知道她已經當了不冷不熱的基督徒多年,就算再多個十年,也無進展,這就是她突然打來的原因,八九不離十;只想從我口中確定她認為還弄不清楚的事。 我問她,知道我是誰?她的記憶果然驚人!連我十年前所做的一件微不足道的關心,她卻牢記在心;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乏善可陳到了某種地步,連她都不願再提起,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事奉與基督徒是我的雙重身份,對我是既沉重要無法面對的過往,那不是牧師、傳道人或者同工的重責大任嗎?熱衷的日子終究會因時間澆熄,說不上是為了什麼。那段日子裡我看見很多人性禁不住考驗,許多時候不堪一擊;誇張的是還有傳道人要我去揪出害群之馬。服事的範圍極廣,說穿了,熟讀聖經,並勤於禱告與聚會生活,必要時到各處傳講福音、探訪──牧師做的事,我都要做。這樣的經歷在極短的時間內必須熟練,對我而言是加壓式的學習,當時的我的確承受的壓力相當大。如果你問我,會不會將負面的情緒與基督徒分享?我會這麼回答:機會不多,也不大會。因為基督徒的「壓抑性格」是在特定的環境裡塑造而成,欲想打破這項限制是困難的──應該這麼說,當基督徒抱怨愈多,相對的服事的能力就令人更加質疑!大家都在期待「完美基督徒」的出現;實際上,人的各種軟弱,基督徒經歷得更多了,只是有的願意悔改,而有的則否,選擇隱瞞或者找藉口予以否認。
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何來有自己的時間?坦白說,這樣打遊擊的方式, 我厭倦了,也不曉得自己生命中的異象何在?當個聽命於教會的同工,身心都消耗過量,情緒時而陷入低潮,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我病了。十年前的我和十年後的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變得比較懂得使用禱告的權柄,不輕易單憑藉著血肉之軀就匆忙行事,學會禱告也在禱告中尋求指引,不再是無頭蒼蠅,東奔西跑。親近神的時間變得更長,也受益良多。
電話結束後,我有個奇特的感應:這個人大概不會再打來。我也明白為什麼有人始終與神隔著距離感,觸摸不到神的遺憾。永遠都活在自己認可的安全裡頭,自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不願意改變的可能性較大),也僅止於此。生命平靜無波,隨時間而消逝。我已經忘了如何結束這場有點尷尬的對話,卻約略記得對方是多麼想趕快掛掉電話一再敷衍塘塞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在舊約聖經裡的人物摩西,要上獨自西奈山?神要他這麼做,而他選擇順服;在面對百萬以色列百姓面前,摩西知道唯獨依靠神,才能將手中的「十誡」更容易地讓人們聽見,並且遵行。很多人都誤以為信仰就是這麼一回事!?要嘛,就要遵守遊戲規則,不然就繼續為惡,直到下地獄為止,太過簡化人與神之間微妙的關係,這才是問題所在。
就字面上意義來說,基督徒三個字對基督徒來說是保護色,同時也是暴露真實自我的捷徑,就因為「以愛為名」的環境,需要更多敞開與試煉,所以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為什麼禱告可以讓基督徒認罪?為什麼服事可以幫助基督徒更深的瞭解何為愛?因不再把自己當成是世上唯一需要救贖的對象。愛神也被神所愛 這樣的關係才算完整;若缺少其中一樣,難免陷入掙扎和無盡的痛苦,在遇上挫敗時尤為明顯。我想表達的是…愛是學習的動力來源;這愛需要時時更新,就像防毒軟體,才有能力面對各樣的突發狀況。站在生命的戰場中,不是為愛所勝,就是被其他不屬愛的勢力所佔領,成為俘虜。
換句話說,我成為她求助的第一人,同時也令她感到莫名的困窘吧。